在银川能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有这样一位思政课教师——李巧梅。2025年的教师节,校园里洋溢着感恩与祝福,学校第41个教师节表彰大会隆重举行。当宣布“我最喜爱的老师”获奖名单时,一个温暖的名字被念出:“李巧梅”。台下响起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同学们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位思政老师的认可与喜爱。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褒奖,更是对她近五年来在思政育人路上默默耕耘、以心育心的最美印证。
第二排左五为李巧梅老师
在教学方面,自她2021年入职以来,累计承担了32个教学班的教学任务。每一堂课背后,都是反复打磨的教案与课件。她致力于将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真正实现价值引领。课堂上,她关注每一名学生,鼓励他们积极互动、大胆表达,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次尝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课后,常有学生来到办公室,与她分享成长的烦恼——无论是室友关系、学业压力还是情感困惑……面对这些青春的课题,她总是耐心倾听、用心疏导,引导学生以认真、务实、进取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
最让她感到幸福的,是看到学生传来的比赛获奖证书。那一刻,她深深体会到思政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润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陪伴他们走过迷茫、见证他们迎风绽放,正是思政教师价值的生动体现。

思政教师的光辉,在她看来不只限于三尺讲台,更延伸至校园服务的每一个角落。2022年9月,疫情突发,她积极响应学校党委号召,加入教职工志愿服务队,投身核酸采样工作。两个多月的居校坚守,她不畏严寒、默默付出,在非常时期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也诠释了师者更为深厚的大爱与担当。
自2023年起,她开始担任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负责人,全面负责教研室的教学、科研、师资建设与日常管理工作。尤其在本科教学评估期间,作为第一责任人,她深刻意识到迎评工作的重要性,全力调动团队积极性,以高度热情投入各项准备。从早晨八点到傍晚五点半,她驻守校园,积极响应工作安排,系统整理党建、实践教学、听课记录等材料,严谨归档,坚守至评估工作的最后一刻。
在教研室工作期间,她还组织并参与了多项实践教学活动。例如,2023年10月,她与团队成员带领近2000名大一新生走进宁夏博物馆,开展“感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现地教学;同时组织举办了“弘扬家庭美德,坚守家国情怀”情景剧展演等实践活动,有效推动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
在这近五年的工作中,她也收获了一系列荣誉:曾获评“青年岗位标兵”、校级优秀教案与说课二等奖、2022及2023年度“优秀教师”,并指导学生荣获“第八届全区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二等奖的好成绩。在科研方面,她成功申报校级课题,发表两篇学术论文,学术素养得到逐步提升。

对她而言,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坚持。展望未来,她表示将继续踏实做好每项工作,严谨教学、用心备课,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知识体系,以耐心和责任践行教育使命。她希望努力成为一名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人格正的新时代思政教师,陪伴更多学生在困难挫折中扎根、在青春岁月里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