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炎热,不少人都会选择游泳作为解暑方式,炎炎夏日游泳玩水着实让人感到惬意,但野外水域处处充斥着危险,我们一定要注意游泳安全,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746352”防溺水手册一起来学习。
一、溺水常见“7”场景
1.无视警示牌,在江河、水库、池塘海边等野外地方游泳。
2.在未开放水域进行涉水活动。
3.在泳池中游泳未做好安全防护,误入深水区。
4.海边遭遇离岸流,约9成的海边溺水是离岸流引起的。
5.工地积水坑或小区景观池容易发生儿童溺水、触电等隐患。
6.盲目下水施救溺水者。7.对于5岁以下的低龄儿童,家中的蓄水容器可能导致溺水。
二、鉴别溺水“6”要点
1.突然安静无声,嘴没入水中。
2.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他人移动。
3.在水中直立、不能踢腿,往往挣扎20-30秒之后沉下去;
4.眼神呆滞或是闭着眼睛,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
5.可能会头后仰,嘴巴张开,有的人头可能前倾。
6.看起来像在抬头看天空、岸际,眼神涣散,呼叫无反应。
三、溺水施救“5”要点
1.在游泳池遇见有人溺水,立刻大声呼叫救生员。
2.在户外发现有人溺水,要大声呼叫,同时拨打110报警并联系120急救人员。
3.不要直接跳下水或手拉手施救,避免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
4.寻找救生圈、木板、竹竿、树枝等抛向溺水者,救人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避免被拉入水中。
5.如果具备下水救援的条件,救援者要从背后接近溺水者,再托起他的身体,让头露出水面,侧游上岸。
四、野外水域“4”隐患
1.水下乱石暗流:当水流撞上河里的大石头和堆积的石子时,流动方向就会变化,有可能形成暗流,甚至漩涡。
2.河底断层:河床结构高低不平,河水忽深忽浅,很容易不小心踏进深水区。
3.水凉游泳易抽筋:水的温度越往下温度越低,肌肉受到冷水刺激时,易发生肌肉痉挛。
4.上游遇暴雨,小心下游涨水:上游下暴雨,会让河流水量迅速增多,汇成洪流冲向下游。
五、溺水自救“3”步法
1.放松身体向后仰,不要挣扎,防止下沉。
2.抬起下巴,尽量让口鼻露出水面,保证呼吸,同时大声呼救。
3.注意周围有没有能帮助漂浮的物品,可将空塑料瓶等具有浮力的东西抱在身前,有助于漂浮。
六、离岸流自救“2”步法
1.要朝着与海岸平行的方向横向游离。
2.如果水流阻力太大,无法横向游出去,放松身体,随波逐流,等被冲到水流平稳的地方,再横向游出返回岸边。
七、不慎落水,如何自救?
八、他人落水,如何救护?
九、对溺水者如何实施心肺复苏术
暑假是放松玩乐的好时光,但比起一时的清凉刺激,生命安全才是永远的“C位”。别让好奇和冲动把自己推向危险的边缘!
今天的防溺水安全知识你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