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师生普及国家安全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一、校地联动共筑安全防线
4月10日,学校安保处与校团委联合举办“国家安全 青年担当”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实地研学”的形式,深化师生国家安全意识。活动特邀绵竹市城东派出所王警官来校作国家安全教育专题讲座。王警官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深刻内涵,重点剖析了政治安全、网络安全、反间谍防范等与高校师生密切相关的安全领域。校领导、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及200余名师生代表认真聆听,现场互动热烈。
讲座结束后,全体人员赴绵竹市禁毒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们通过仿真毒品模型、互动体验设备和真实案例展示,系统了解毒品危害及防范技巧,进一步增强了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当天,安保处对接绵竹市公安局政保大队,到校开展了国家安全校园宣传活动,设置了宣传教育展架,向师生员工发放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手册,丰富校园安全宣传形式。
二、筑牢校园"防火墙"
为切实提升师生安全防范能力,4月10日,学校安保处与校团委联合举办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主题讲座。活动特邀绵竹市消防大队专业消防员担任主讲,各二级学院负责人、辅导员及学生代表200余人参加学习。
讲座中,消防员结合近年来高校典型火灾案例,通过视频展示、情景模拟和互动问答等形式,系统讲解了校园火灾隐患识别、应急逃生技巧和初期火灾扑救方法等实用知识。本次活动有效增强了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构建平安校园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筑牢禁毒防线 守护校园安全
4月10日,崇州校区综合办党支部联合安保处组织开展了“筑牢禁毒防线 守护校园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党员教师代表、校团委学生干部代表等30余人前往崇州市禁毒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
在禁毒教育基地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人员通过沉浸式体验学习,系统了解了我国禁毒工作的发展历程和最新成果。活动现场,大家认真观看了禁毒警示教育视频,近距离观察了各类毒品仿真模型,详细阅读了真实涉毒案例展板,让参观者直观感受到毒品对个人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严重危害。
四、共同上好安全教育课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校国家安全宣传教育,4月15日,学校组织全校师生观看学习教育部录制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公开课”,学习掌握国家安全知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共同维护国家安全。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了国家安全知识竞赛活动,此次竞赛创新采用随堂竞赛的形式,由任课教师在上课时组织本班学生参与。竞赛内容涵盖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网络安全等多方面知识,题型丰富,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全面考查学生对国家安全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五、营造校园宣传氛围
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学校制作了宣传横幅、宣传栏喷绘、国家安全手举牌,营造安全校园的浓厚氛围。
开展了国家安全主题作品征集宣传活动,校团委牵头制作了《国家安全主题团课》数字人视频、国家安全微视频《反间谍风云》。
在此次“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动中,学校通过专题讲座、实地研学、互动体验等多元化教育形式,使国家安全教育入脑入心,真正实现了将爱国主义精神和国家安全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培养新时代国家安全守护者奠定了坚实基础。
知识多一点
2025年4月15日
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今年的教育主题是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
国家安全不仅是国家的基石
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让我们共同学习国家安全知识
用行动守护家国安宁
一、什么是国家安全?
依据《国家安全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国家安全涉及领域:国家安全主要包括20个领域的基本内容,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极地安全、深海安全、人工智能安全、数据安全。
二、什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1、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五大要素:
■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 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 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 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 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2、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五个统筹:
■ 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
■ 统筹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
■ 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
■ 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 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3、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十个坚持:
■ 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
■ 坚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 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 坚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 坚持统筹推进各领域安全
■ 坚持把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摆在突出位置
■ 坚持推进国际共同安全
■ 坚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 坚持加强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建设
三、公民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义务
根据国家安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下列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安全的有关规定;
(二)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
(三)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证据;
(四)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
(五)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和有关军事机关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六)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得向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或者组织提供任何资助或者协助。
四、日常生活中需警惕的危害国家安全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警惕以下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
1、一些可疑人员未经批准到学校做调查,搜集各类信息。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能随意提供信息,并要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报告。
2、警惕境外电台、电视、网络等传媒的煽动、造谣。不要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防止被敌对势力利用,扰乱社会秩序。
3、一些境外组织和人员经常出现在我国军事、保密单位周边,乘机盗取秘密情报和信息。如遇有可疑人员,要立即报告。
4、一些有境外背景的组织和个人,利用一些群众不满情绪,煽动民众情绪。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误导,遇到这些情况应立即报告。
5、其它各类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和行为。
五、维护国家安全,我们可以这样做
1、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1)积极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如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当前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
(2)关注国家时事新闻,通过阅读报纸、观看新闻节目、浏览官方网站等渠道,及时掌握国内外安全形势的动态变化;
(3)认真学习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等,明确公民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权利和义务;
(4)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维护校园安全和稳定,不参与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
(5)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2、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该做好:
(1)系统讲解知识:利用课堂时间,采用讲授法系统讲解国家安全的基本概念、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以及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各领域的重要知识点,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如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对国家安全的定义,以及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五大要素”“五对关系”“十个坚持”“五个统筹”等内容;
(2)开展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对“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具体体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国家安全”等话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组织案例分析:引入实际案例,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国家安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作为公民,我们应当做好:
(1)当拾获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时,应当及时送交有关机关、单位或保密工作部门。
(2)发现有人买卖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应当及时报告保密工作部门或者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处理。
(3)发现有人盗窃、抢夺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有权制止,并应当立即报告。
(4)发现泄露或可能泄露国家秘密的线索,应当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举报电话是12339。
(5)积极打击和举报各类危害国家安全的人员和行为。
国家安全无小事
它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
从身边小事做起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共同维护国家安全
为国家的繁荣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