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综合新闻

蓄力赋能 笃行致远——学校期末培训工作圆满完成

2025/1/09
705

为推进学校整体建设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辅导员队伍班级管理水平、行政队伍管理服务能力,加强工作作风和师风师德建设,2024年12月30日起,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开启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培训。

 

教研室主任述职大会

2024年12月30日,“2024年度教研室主任述职大会”在崇州校区、绵竹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学校执行校长罗琴、校长助理杜文秀、各二级学院院长、教研室主任以及部分教师代表参会,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曾锐主持。

 

 

会上,44位教研室主任依次对2024年度工作展开全面汇报,内容聚焦重点工作推进、学科竞赛组织、实践教学开展以及突出亮点呈现等多个维度,评委们则依据师资建设、教学实施与指导、师风师德建设等七个关键方面,对各教研室主任的述职进行细致评价。

 

 

最后,曾锐副处长对教研室主任一年来的辛勤付出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各教研室要根据地区龙头企业人才需求,结合学校专业发展定位,切实做好市场调研工作,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时要对标企业岗位标准、职业能力标准制定好各专业的课程标准。

 

 

 

课程思政教改项目申报交流分享专业群建设交流分享

2025年1月5日,教学线期末培训“课程思政教改项目申报交分享”“专业群建设交流分享”在绵竹校区、崇州校区报告厅开展,学校二级学院院长、系主任、专职教师参会,分享会由教务处副处长曾锐主持。信息与应用技术学院老师张露萍、文旅与经贸学院老师邓竹、设计与媒体艺术学院老师赵漫作为主讲人进行分享。

 

 

信息与应用技术学院张露萍老师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分享此课程采用的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全引导,实现“课程思政” 与课程教育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学生思想认识。

 

 

文旅与经贸学院邓竹老师以《短视频与直播营销》课程为例,分享该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挖掘出非遗文化、社会现实、红色记忆、乡村振兴四个课程思政专题,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职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

 

 

设计与媒体艺术学院的赵漫老师分享了品牌设计专业群建设,专业群聚焦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注重“4个融合”,通过项目式课程和“1 + 1 + X”证书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

 

 

 

高职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2025年1月6日,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生线培训第一场正式拉开帷幕,二级学院分管院长、学办主任、学管科长、全体辅导员以及学生处老师齐聚一堂,崇州校区通过视频会议同步参与,学生处处长王林主持会议。

 

 

 

培训会上,科研处处长杨斌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高职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专题讲座。杨处长深入解读了《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职称评审办法及细则(试行)》《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教科研成果认定标准(2024修订)》两份重要文件的细则要点,让参会人员对学校的科研政策有了清晰认知。并详细讲解了如何规范制作科研材料,手把手教大家撰写论文、申报课题,助力辅导员突破科研困境,朝着专业化、学者型的职业新高度迈进。

 

 

 

素提计划培训交流分享

2025年1月6日,教学线期末培训“素提计划培训交流分享会”在绵竹校区、崇州校区报告厅开展,二级学院院长、系主任、专职教师参会,教务处副处长曾锐主持会议,设计与媒体艺术学院老师韩嫣、信息与应用技术学院老师杨帆作为主讲人进行分享。

韩嫣老师深入剖析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讲到教师在选择参赛主题时,要关注项目实用价值,结合信息技术与教学,紧扣人才培养目标,确保内容符合专业核心课程或方向课程要求。教学设计应围绕教学目标,全面重构课程内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突出职教特色,注重教学反思与持续改进。

 

 

杨帆老师分享了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如腾讯智影可用于数字人播报,秀展网支持PPT一键转换动画视频,微词云可用于信息采集与展示,讯飞星火等AI绘画工具、视频工具及写作工具,为教学资源创作提供多样化支持,涵盖图像生成、视频制作、文案撰写等功能,助力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企业实践交流分享

2025年1月6日,教学线期末培训“教师企业实践分享会”在绵竹校区、崇州校区报告厅开展,二级学院院长、系主任、专职教师参会,教务处刘凡主任主持,表演与艺术教育学院老师赵飞宇、学前教育学院老师陈挚作为主讲人进行分享。

 

 

赵飞宇老师在崇州市正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践半年,担任社工督导等职务,赵老师分享了自己参加的活动、工作和学习到的经验,建议老师们将实践成果与教学相融合,计划设计多个项目案例,增加相关教学课时与模拟训练,加强与机构的合作,让学生参与实践。

 

 

陈挚老师在绵竹市天河幼儿园开展了实践活动,陈老师通过讲解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并表示自己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获得诸多启示,建议学前教育专业老师融入幼儿园真实案例,改进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坚持和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优秀高校教师

2025年1月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建文教授在绵竹校区、崇州校区报告厅开展了“坚持和弘扬教育家精神 做新时代优秀高校教师”主题讲座,二级学院院长、系主任、专职教师参会,教务处刘凡主持会议。

 

 

刘建文教授详细解读了教育家精神的提出背景,强调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明确教师应成为兼具“经师”与“人师”特质的大先生。通过对教育定义的深入剖析,综合西方学者如柏拉图、杜威,中国学者如梁启超、陶行知等人的观点,指出教育核心在于立德树人,体现人文主义精神。同时,刘教授依据顾明远先生观点,明确教育家应具备长期投身教育、钻研创新、形成风格且获同行公认等条件。教育家精神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精神,是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等的综合体现,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是其诠释者、弘扬者与守护者。

 

 

 

生育率下降背景下民办高职教师生存的“危”与“机”

2025年1月7日,科研处处长杨斌在绵竹校区、崇州校区报告厅开展主题为“生育率下降背景下民办高职教师生存的‘危’与‘机’”讲座,二级学院院长、系主任、专职教师参会,教务处副处长曾锐主持会议。

 

 

 

在讲座上,杨斌处长谈到我国生育率持续下降,低于国际警戒线,人口老龄化加剧。这对民办高职院校产生深远影响,生源减少致使招生困难、办学压力增大,部分学校面临倒闭风险,教师岗位和待遇受冲击,但也促使学校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国际化等。

 

 

在此背景下,民办高职教师需提升自我。不仅要从形式和内涵上实现自我成熟与能力提升,而且还要把握机遇。教师自我成熟与能力提升是关键,包括具备教学科研成果、头衔、职称、管理经验等,教师应顺势而为,直面挑战,坚定职业道路,提升自我,为职业教育发展贡献力量,实现个人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绵竹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

2025年1月7日,学生处在绵竹校区组织开展了学生线期末培训第二场——绵竹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学生线全体老师参加。

来自绵竹市红十字会的资深讲师团队以专业且严谨的态度开启知识传授之旅。讲师们将复杂晦涩的医学原理与校园日常生活场景相结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理论知识,在实操板块,讲师精准示范了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让每一位学员深刻领悟到生命急救“黄金四分钟”的要义。

 

 

 

老师们全程全情投入,两两一组、相互模拟各类突发创伤场景,认真揣摩每一个救护动作细节,力求将所学知识内化为熟练技能,并凭借优异表现顺利斩获救护证书。

 

 

 

 

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2025年1月7日,学校质量管理办公室组织开展了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培训会,各教学单位负责人、系主任、综合办主任(教学科长)、部分教研室主任参会。

 

 

 

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赵琴首先对近期发布的《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评价标准汇编》编制原则进行了详细说明,其次通过列举大量实例,分别对备课、教学资料、课堂教学、教研活动、课程考核、岗位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共计7项质量标准进行了深度解读,同时对参培人员所提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解答。

 

 

 

高职课程整体设计与教材开发

2025年1月7日,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高职课程整体设计与教材开发”专题培训,本次培训采取崇州校区线下培训、绵竹校区线上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校专职教师、教研室主任及以上的教学管理人员共计200余人参加培训,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胡建波教授主持、主讲培训会。

 

 

胡建波教授从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入手,在对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及数字教材建设的政策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享了本人主编2本“14.5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经验。阐述了职业教育教材编写的要求,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开发的依据,教师按照“岗课赛证融通”的要求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及内容重构是关键,教材编写是将课程改革的成果加以固化和推广。

 

 

二级学院2024年学管工作汇报

2025年1月8日,学生处组织开展2024年学管工作述职会,副校长张陆军、学生处处长王林、各二级学院分管院长、学办主任、学管科长、学生处老师参加,学生处处长王林主持会议。

 

 

各二级学院分管领导多维度剖析工作,详述平安校园制度落地、就业继教工作创新、资助育人暖心故事,亮成绩、展担当,同时直面问题,立足当下规划下学期工作。辅导员代表满怀深情上台,分享带班苦乐,畅谈思政教育多元形式、日常管理精细用心等,尽显对学生全方位的关怀。

述职结束后,副校长张陆军进行总结点评,他对这一年的学管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称赞全体学管人员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并对未来学生工作提出期望,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持续创新工作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质的成长环境,助力学校迈向更高台阶。

 

 

 

“五育并进,托举师生心理健康”2024年心理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2025年1月8日,学生处牵头组织在九教报告厅开展“五育并进,托举师生心理健康”——2024年心理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学校执行校长罗琴、副校长张陆军出席,学生处处长王林、学生处副处长米家兴、各二级学院分管院长、学办主任、学管科长、学生处全体教师、全体辅导员参会,本次会议由学前教育学院张志老师主持。

 

 

会议伊始,心理中心贵晓燕主任对学校2024年心理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内容涵盖重点工作开展、现存不足与改进措施,以及未来工作规划与展望等板块。

 

 

学生处王林在会上宣读了《关于2024年优秀心理工作者评选结果的通报》,全校共有12名老师荣获“2024年优秀心理工作者”荣誉称号。

 

 

副校长张陆军在会上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两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讲解,着重强调如何从学校层面及辅导员层面开展具体工作,阐述了如何将“心育”融入各项教育工作之中,呼吁大家在工作中认真贯彻“五育并举,心育为先”的理念。

 

 

执行校长罗琴作总结讲话,肯定了学校心理工作团队的努力与成绩,鼓励大家继续深耕心理工作领域,重视自我心灵的呵护与滋养。同时,要不断加强自身各方面的建设,实现自我成长,朝着双师型教师的目标迈进,为心理工作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推动心理工作迈向新的高度。

 

本次期末系列培训内容丰富、主题多元、形式多样、针对性强,不仅为学校教职工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更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得到了教职工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深受启发,将学以致用,助推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