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进事迹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推动研究者前进的引擎,问题激发好奇心、引领研究方向。
用智慧点亮未来,问题解答的探究者米彩霞,作为一线教师工作十余载,她始终带着“为什么、怎么做”的探究态度任教,多门专业课的讲授,她对所在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核心概念、原理等有了深入的理解,不断的在解答学生的“问题”。其中《仪器分析》,对紫外、红外、色谱分析比较,掌握了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稳定性分析“问题”,为科研实践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她还讲授过《能源化工工程》《煤化工工艺学》《精细有机化工》等课程,是宁夏“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中新型材料、清洁能源、现代化工等重点科研领域的基础理论课程,为“锂电池、燃料电池、纳米材料”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激发了一些科研问题的灵感和想法。
当米老师从宁夏大学分析检测中心开始科研启蒙后,她带着数据和检测的“问题”,查阅了大量文献,制定了研究方案,一遍遍的实验,成功解决了问题,也拿下了她科研道路上的第一个科研项目。入校工作后,在教学经验的加持下,和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大力支持下,便开启了她的科研探究之路。
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需要平台的支持。近年来学校在多方面建立资源平台,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氛围,激励青年教师做科研、出成果、组团队。同时,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积极与宁夏农林科学院合作交流,搭建了优越的科研平台,极大的助力了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米老师也敏锐的抓住了契机,顺利与农科院的博士专家建立合作交流,为未来的科研探究明确了新的课题研究方向,目前已进入基础的实验研究与开发阶段。
成功的背后一定与坚持不懈的努力分不开。平时工作忙、教学任务重,她就充分利用寒暑假开展实验项目。学校的实验条件有限,她就拓展多渠道联系兄弟院校开展实验。去年一年时间内发表了4篇学术论文,其中2篇发表在中文核心刊物上,短时间内高质量的成果产出,这背后是不断地摸爬滚打,是多少个挑灯夜战和始终坚持不懈的努力的回馈。如今,米老师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科研之路。未来,还有众多问题要解决,科研之路虽远必达。
科研成果:
二人物简介
米彩霞,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讲师,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专职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有机废水处理。2021年8月入职学校,主持校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指导学生参加“中银杯”全区职业技能大赛获奖4项,曾在《冶金分析》《食品与机械》《炭素技术》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