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综合新闻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多项作品入选第七届四川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四川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

2024/10/30
672

近日,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共四川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第七届四川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四川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入选名单。我校表演与艺术教育学院师生团队创作的校园歌曲《写给父母的歌》《心校园》、演讲音频作品《争做校园好网民》,设计与媒体艺术学院的学生摄影作品《守村人》,信息与应用技术学院师生团队网络创新作品《争做校园好网民,汇聚网络正能量》,在全省高校2379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的优异成绩。

 

 

 

获奖通知文件

 

 

获奖作品展示

01  校园歌曲

 

 

 

作品名称:《写给父母的歌》

作者:勒则尔沙

指导教师:康晓倩

《写给父母的歌》是感念亲恩之情的生动表达。歌词朴实细腻、充满对父母的思念与感激,旋律优美动听,打动人心。它如温暖的阳光,照进听众的心灵。这首歌把对父母的爱表达得非常真挚,它以真挚的情感展现对亲情浓浓的呼唤。激励大家做网络文明的践行者,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贡献力量。

 

 

心校园.mp3 (2.82 M)

 

作品名称:《心校园》

作者:蔺清龙

指导教师:马茜

《心校园》是一首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歌曲,旨在表达对校园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未来的向往。歌曲以快节奏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歌词展现了年轻人在校园中努力奋斗的精神。

这首歌通过描述学生们在校园里忙碌的场景,强调了他们为了追求梦想而不懈努力的态度。从早晨阳光洒在教室的最左侧,到熬夜在图书馆里追逐希望,再到挥汗如雨在操场上为胜利而战,歌曲展现了学生们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歌词中的hook部分反复强调了学生们在各个场景中的坚持和努力,无论是在图书馆里熬夜学习,还是在实验室里满足好奇心,抑或是在舞台上展现自信和勇气。这些场景都代表了学生们在校园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传递出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渴望的心情。

整首歌曲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年轻人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勇敢面对挑战,挺直脊梁迎接未来的可能。它既是对校园生活的真挚赞美,也是对年轻一代的激励和鞭策。

《心校园》将带领听众们回忆起自己的校园岁月,激发他们对梦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歌曲将成为青春时代的主题曲,让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力量和勇气,勇往直前,追逐自己的梦想。

 

 

02  演讲音频作品

 

演讲 《争做校园好网民》 王震辉.mp3.mp3 (6.89 M)

 

作品名称:《争做校园好网民》

作者:王震辉

指导教师:陈潜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人肉搜索、网络谣言、人身攻击等网络暴力新问题,然而网络不是逍遥法外之地,我们应遵循法律和道德的规范,做一个合格规范的好网民。

 

 

03  摄影作品

 

 

作品名称:《守村人》

作者:江锐峰

本作品名为《守村人》,是在一次去乡村旅游时看见的一幕,画面内容主体是一位老人坐在一口枯井旁歇息,然后因为我的到来而诧异转身的抓拍。对于一个几乎没有多少儿童的山村,这里的生活非常的冷清,以至于无人问津。这里的老人可能子女外出打工未归,孙女孙子也不在身边,他们也就是俗话中的守村人,拍这一幕为的是想让那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或者中年人要常回家看看。

 

 

04  网络创新作品

 

 

 

 

作品名称:《争做校园好网民,汇聚网络正能量》

作者:张凡

指导教师:黄明亚

《争做校园好网民,汇聚网络正能量》是一个旨在教育学生成为负责任、有道德心的网民,并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的网站。

 

本届网络文化节和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以“争做校园好网民,汇聚网络正能量,挺膺担当建新功”为主题,围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主旋律,突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引领,鼓励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创作优秀网络文化作品以活跃校园网络空间生态,全面提升网络素养,推进网络文明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今后,学校将不断提升网络育人工作水平,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继续加强网络思政平台建设,推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生产,不断强化守正创新,实现网上网下文明建设有机融合、互相促进,创作出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精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