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川大学2024年度专业调整情况的公示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这份公示显示,经学院申报、学校组织专家论证、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校务会通过,2024年四川大学拟申报新专业1个,预备案专业5个,撤销专业31个。
近日,中央音乐学院发布公告,2025年将暂停音乐艺术管理、音乐治疗、音乐录音三个招考方向的本科阶段招生,也引起关注。根据公开报道初步统计,截至7月31日,今年前7个月已有19所大学发布撤销或停招专业公告,涉及专业99个。
99个本科专业
去年高校申请撤销
专业点备案数1670个
优化调整一直在进行
高校本科专业调整一直被视为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风向标”,备受学生和家长关注。针对四川大学2024年拟撤销31个本科专业点一事,有媒体记者致电四川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表示,拟撤销的31个专业点因为招生人数较少,或者其他原因考虑停招。
据媒体报道,随着《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出台,多地也制定了针对本省份高校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指导政策,其中“毕业去向落实率(就业率)”作为衡量专业是否需要减招、停招直至撤销的重要指标。
对一些学生或家长而言,新增或撤销专业被简单地与“热门”“冷门”划上等号。熊丙奇说:“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从今年高校新增和撤并专业的情况看,有的高校新增的专业恰好是其他高校撤并的专业,这也说明不能仅以专业的新增、撤并来判断好坏、优劣。对待新增专业,考生和家长必须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进行具体分析,不能‘望文生义’。”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也向媒体表示,专业撤销是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常规良性举措,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过去一直在进行。
从专家分析可见,不少高校对专业进行优化调整是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转变的需要。对于被录取到新增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在即将来临的大学生活,对所学专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在充分了解学校自身办学情况的前提下,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专业技能以及综合实力。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
是适应社会需求和
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新增或撤销专业
不能简单地与“热门”“冷门”划上等号
广大学生选择专业
要结合自身兴趣和实际情况
对所选专业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从而做出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