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普高类专业计划表+普高类专业表:
2024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中职类专业计划表+中职类专业表:
学院介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成立于2005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大学专科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在校生18000余人,设有两个校区分别坐落于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成都市崇州市和中国年画之乡、中国名酒剑南春之地——绵竹市;崇州校区位于崇州市区高铁站旁,与温江大学城连为一体,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以中式园林景观建筑为主,着力打造鲜花校园、一步一景、有着良好的学习环境;绵竹校区以英伦风格为特色、有“魔仙堡”之美誉,校内每一栋建筑都自成风景。
学院设有设计与媒体艺术学院、表演与艺术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文旅与经贸学院、体育产业学院、信息与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部、五专部作为二级单位。开设有教育类、航空类、影视表演类、音乐舞蹈类、艺术设计类、财经类、旅游酒店类、文化事业管理类、经济管理类等42个热门专业;其中包括:影视多媒体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摄影摄像技术、学前教育、音乐教育、艺术教育、舞蹈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无人机应用技术(西南首家开设)等特色专业。
学院拥有专任教师920人,“双师型”教师80余人,均具有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岗位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教授、中青年专家、博士生导师等近百名,中高级职称以上 的教师150余人,学院本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配置了一套完整的实训室。如:图形图像输出与制作实训室、烙画工坊、黑匣子剧场、新闻演播厅、陶艺实训室、无人机综合实训室、蒙台梭利实训室、航空模拟舱、多功能录播室、机舱运行服务与管理实训室等260余间。学院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将学生素质修养和特长发挥纳入课堂,并兴建了标准化的拓展基地,致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勤奋、务实、和谐、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为了充分体现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专业建设优势和专业群人才培养特色,2023年在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发展定位和“12257”专业建设思路的总体框架下,学校将2005年建校初期设立并持续发展与积累近二十年、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成果丰硕且具有较高区域影响力的艺术设计系和数字媒体系,以媒体技术、媒体艺术、文化服务作为支撑,合并成立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设计与媒体艺术学院。设计与媒体艺术学院紧跟产业前沿,着力构建设计艺术与媒体艺术特色专业群,目前艺术设计系开设广告艺术设计、产品艺术设计、动漫设计、室内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系开设有影视编导、摄影摄像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新闻采编、播音主持和融媒体技术与运营11个热门专业,现有在校生2200人。
01 艺术设计系介绍
艺术设计系始建于2005年,是学院首批创建的专业系部。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条件不断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艺术设计系在学校及二级学院(设计与媒体艺术学院)专业建设整体思路下,以专业群为建设方向,品牌设计专业群、环境设计专业群、动漫设计专业为主,开设广告艺术设计、产品艺术设计、室内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漫设计共五个热门专业。
02 教学师资
专兼职教师4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余人,讲师20余人,行业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质量一流,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过硬的强有力专兼职教师队伍。师资教研成果丰硕,近三年参加省级以上竞赛并获奖40余项,发表论文30余项、校级、省级以上课题20余项、专利5项。
03 教学成果
在校生近三年揽获四川省第十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设计)、第十一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四川省大学生原创动漫大赛、“蚕丛杯”四川省家庭农场品牌创新创意大赛暨四川省大学生农业创业设计大赛、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香港当代设计奖、亚洲青年新秀奖等省级以上大赛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入围奖不等,共计80余项。
04 实训设施
拥有基础造型工作室、创意工作室、i7机房、奇迹之光工作室、多功能动画实训、材料展示实训室、图形图像输出与制作实训室、数字图像应用实训室、手工作坊实训室等多个专业实训室,保证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持续推进产教融合,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与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学习、实践、顶岗实习和就业培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05 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介绍
设计与媒体艺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学校品牌设计专业群核心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基于品牌设计专业群,精准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立足市场实际需求。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产品设计基础理论、 设计美学、手绘表现、产品材料与工艺等知识,具备设计调研、产品创意表达、产品造型设计、数字化二维设计、三维造型设计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产品创新设计、产品的包装与改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文化创意设计等领域的开发、研究、策划、设计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产品插画设计》《产品材料与工艺》《三维造型设计》《产品创意设计》《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等。
核心课程:《海报与招贴视觉设计》《商业插画》《品牌形象设计》《产品包装材料与设计》《文创产品开发设计与制作》等。
就业面向:立足成都,面向全川,对接现代创意设计服务业,主要面向为品牌服务的产品造型设计师、产品三维建模师、产品包装设计师、品牌设计师、文创产品设计等职业;次要职业面向各类企业集团、设计行业、媒体出版行业、印刷业、艺术管理经营等领域可从事产品开发、产品印刷、产品制作、视觉设计等职业,助力企业品牌建设和持续发展。
专业特色:本专业依托品牌设计专业群建设创新校企双协同+课岗、课证、实习与双创三融合+岗位四步人才培养模式,精准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立足市场实际需求。专业教学匹配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开发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等规划目标的人才培养需要的发展战略,联合多家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实践基地,全面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营造“真实项目训练、真环境育人”的职业环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在明晰完整产业链基础上,充分理解所在专业的行业地位与人才培养要求,达到行业知识全面、专项能力突出的人才特征。同时促进教赛学紧密结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06 动漫设计专业介绍
省级特色专业、学校重点发展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动漫创作基本原理和技术,具备丰富想象力和创意表达能力,能熟练运用数字绘画、角色设计、故事板、动画制作等技术手段进行动漫作品的设计和制作,同时融入人工智能绘画技术拓展创作手段。在动漫、游戏、影视等相关领域从事角色设计、场景搭建、动画制作、项目策划等工作,适应行业需求,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与创新精神,服务区域经济、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优秀动漫设计技术型人才。
核心课程:《三维材质灯光与渲染》《原动画设计》《三维角色制作》《二维创作》《三维创作》《动漫联合创作》等。
就业面向:文娱类企业从事数字艺术插画、动画片设计制作、影视广告制作、后期合成动画设计、游戏原画、游戏角色建模、概念设计、动画特效制作等岗位。
专业特色:专业特色:基于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针对动漫设计行业插画、原画设计师,三维建模师,动画师等岗位。课程教学与时俱进,充分融合ai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图像生成等新技术,提升动漫创作的效率与质量。培养学生能够基于传统动漫设计与人工智能(如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绘画技术进行创新实践与探索,创作出更加引人入胜、充满创意的动漫作品,满足行业的人才需求。
07 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介绍
学校重点发展专业,学校品牌设计专业群核心专业。
培养目标: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坚持改革创新,旨在培养理想信念坚定,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设计创意能力、熟练的软件运用能力,项目执行能力、较高艺术修养和审美造诣,能够适应各类行业的平面视觉设计要求,独立从事广告设计、品牌设计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海报与招贴视觉设计》《商业插画》《品牌形象设计》《产品包装材料与设计》《文创产品开发设计与制作》等。
就业面向:广告设计、平面设计、品牌设计等设计部门一线岗位,次要职业面向插画设计、UI界面设计、包装设计、排版编辑等岗位。就业面广,行业竞争力强。
专业特色:以广告设计职业能力为主线,面向行业,创意为先,能力为本。“岗赛课项融通”综合育人模式、“数字化+文化”赋能专业特色、“优秀师资+优质课程”融通,以传统广告媒介为基础,积极探索新兴人工智能ai技术与课程融合,以培养适应满足社会及行业发展最新需求的新兴设计实践型人才。
08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学校重点发展专业,环境设计专业群核心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适应景观设计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学生掌握景观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园林景观等方面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具备景观规划设计、景观材料施工、景观工程预算制作能力,能从事室外景观园林营销、设计、施工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园林绿化设计》《公共建筑设计技术》《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规划》《景观方案综合实训》《计算机辅助设计(3Dmax )》等。
就业面向: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设计市场,立足成都,辐射全川,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和景观设计、庭院设计、室内外空间设计等工作。
专业特色:依托环境设计专业群建设创新校企双协同+课岗、课证、实习与双创三融合+岗位四步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匹配国家十四五规划发展战略,重点针对景观规划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园林设计师、绘图员等岗位,就业率97%,毕业生就业面广,行业竞争力强。
09 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介绍
集团特色专业,学校重点发展专业,环境设计专业群核心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适应室内建筑装饰设计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室内装饰设计、方案制作等相关专业知识、装饰工程组织管理能力、室内设计硬装、软装方面相关理论及实践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设计审美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具备较强的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工匠精神,面向建筑装饰业的室内设计师职业群,能够从事室内设计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室内陈设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装饰材料及施工工艺》《室内手绘效果图》《室内综合实训》等。
就业面向:室内设计,装饰设计、房地产开发、家具设计、展示设计、软装设计、装饰材料、全屋定制等行业,从事设计工作;次要面向装饰施工及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监理、施工管理等行业,从事项目管理工作。
专业特色:专业教学匹配国家十四五规划发展战略,通过校企合作、课证融通,构建职业核心能力突出、人文素质和职业综合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室内建筑装饰行业家装设计师、工装设计师、软装设计师、效果图设计师、家具设计师、绘图员、预算员、项目管理、工程监理等岗位的技能型人才。专业就业率97%,就业范围广泛,行业竞争力强。
PART 1
数字媒体系简介
基于学校“12257”与设计与媒体艺术学院设定“12246”的专业建设思路,在学校原电影电视系基础上,融合近20年建设发展成果,组建成立设计与媒体艺术学院数字媒体系。数字媒体系以“以市场发展需求为核心,以全媒体整合传播”为手段,结合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标准,重点打造电影电视专业群与新闻专业群,着力建设“双主体+三段式+六步骤+六递进”即“2366”的人才培养模式。数字媒体系根据专业群的建设思路,开设影视多媒体技术、影视编导、摄影摄像技术、新闻采编与制作、播音与主持、融媒体技术与运营六个专业,共计在校学生1500余人。构建了以采、编、播、影视制作、融媒体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媒体专业群,坚持“课堂即片场”的项目制教学模式,培养具有良好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修养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PART 2
师资力量
数字媒体系现有专职教师57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30人。兼职教师8人。所有师资具有双师素质教师人数41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17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过硬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学院还成立了由行业专家、高校教授为成员的专业指导小组全面指导人才培养工作。
PART 3
实训设施
系部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大胆改革创新,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系部拥有光影工作室、小片场工作室、多功能演播厅、广播电台实训室、绿屏实训室、融媒体工作实训室、苹果一体化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有效地保证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
摄影人像工作室
小片场工作室
苹果机房
新闻采编实训室
影视后期制作工作室
摄影摄像设备室
PART 4
教学成果
近年来,系部教师在公开期刊发表核心论文和普通学术论文100余篇、编写教育部十三部规划教材3部、指导学生微电影作品《篾匠》《在尔玛底村的日子》荣获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艺术作品类微电影乙组(专业组)一等奖,指导学生《沧池印千秋》等多部微纪录片作品荣获四川省大学生原创影视作品大赛一等奖。短视频作品《小小护旗手》被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等中央级媒体争相报道,引起广泛关注。
PART5
影视编导专业介绍
希望教育集团特色专业、电影电视专业群核心专业。
基本情况:开设于2015年,8年发展建设历史,现有5个教学班,专业在校学生105名;有一批学历职称合理,具有行业一线从业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12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硕士3名,双师型教师6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工匠精神、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能力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具备各类型影视作品创作创新能力,掌握影视剧本创作、影视导演、视听节目编导等知识,具备剧本创作、导演编创工作、影视项目策划、视听节目制作、影视制片管理以及新媒体视听节目策划制作、新媒体运营等能力,能在影视制作行业的“采、编、播、摄、录、演、导、服、化”全产业链岗位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传媒人才。
核心课程:影视导演艺术、影视剧本创作、微电影创作、纪录片创作、视听节目创意与制作、新媒体内容策划与创作、全媒体运营。
专业特色:依托电影电视专业群建设,对接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影视行业高质量发展及新文科建设需求,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以岗位要求为依据,“课堂即片场”的特色模式,构建了影视产业链生产过程中四个阶段的工作过程标准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影视行业全产业链岗位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传媒人才。专业教学匹配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国家电影局发布的《“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发展规划》、《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影视行业发展实施意见》等发展战略,重点针对传媒影视行业策划、编剧、编导、导演岗位,就业率97%,毕业生就业面广,行业竞争力强。
就业面向:立足成都,面向四川,辐射西南,从事影视导演、影视编剧、节目和短视频编导、企事业单位及传媒机构宣传部门工作人员以及新媒体运营等岗位。
PART 6
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介绍
学校重点发展专业,电影电视专业群核心专业。
基本情况:开设于2005年,18年发展建设历史,现有5个教学班,专业在校学生150名;现有专职教师8名,其中教授、副教授3名,硕士2名,双师型4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熟悉影视制作与商业摄影工作流程,面向新闻出版行业、广播影视和录音制作业、文化艺术业等行业的电影、电视摄影师、摄影记者、商业摄影师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摄影师、摄像师、摄影记者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摄影基础、摄像基础、图形图像处理、色差基础、特效拍摄、短片拍摄、商业广告摄影、人像摄影、数码照片处理、视频剪辑、影视特效合成、影视照明、视听语言等课程。
就业面向:立足于成都、面向于四川、辐射于西南的数字媒体市场,从事广告和商业摄影、媒体摄影、新闻摄影、旅游摄影、婚礼摄影、电视台摄像、及影视制作等岗位。
专业特色:依托电影电视专业群建设构建双主体+三段式+六步骤+六递进即“2366”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设计理念,通过校企合作、课证融通,构建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重点培养摄影摄像行业商业广告摄影、媒体摄影、新闻摄影、电视台摄像等岗位,就业率94%,毕业生就业面广,行业竞争力强。
PART7
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介绍
四川省省级特色专业,电影电视专业群核心专业。
基本情况:开设于2005年,18年发展建设历史,现有8个教学班,专业在校学生169名;现有专职教师9名,其中教授、副教授2名,硕士4名,双师型3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熟悉影视制作与数字视频策划制作工作流程,面向广播影视、数字视频合成、剪辑、文化艺术业等行业,能够从事音视频创意策划、制作、剪辑、影视合成、栏目包装、动画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视频剪辑制作 、三维软件(3D MAX)、影视广告制作(综合实训)、视频包装基础(AE)、平面设计(AI)、栏目包装、短视频创作、数码照片处理、摄影摄像、影视动画制作、网站美工(web)、交互式设计(UI)、影视后期编辑与合成、H5网页设计(app)。
就业面向:立足于成都、面向于四川、辐射于西南的影视多媒体技术行业,从事数字视频策划制作师、数字视频合成师、剪辑师等职业,能够胜任音视频创意策划、制作、剪辑、影视合成、栏目包装、动画制作等岗位(群)。
专业特色:本专业依托设计与媒体学院艺术学院数字媒介艺术+全媒体整合营销的大专业群构建逻辑下的电影电视专业群,构建双主体+三段式+六步骤+六递进即“2366”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匹配国家“十四五”规划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针对音视频创意策划、制作、剪辑、影视合成、栏目包装岗位,就业率93%,毕业生就业面广,行业竞争力强。
PART 8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介绍
学校重点发展专业,学校重点专业群核心专业。
基本情况: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开设于2010年,现有9个教学班,专业在校学生255名;现有专兼职教师14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硕士4人,双师型5人。
培养目标: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新闻和出版业的记者、网络编辑、全媒体运营师等职业群(或技术技能领域),能够从事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摄像、新闻制作、新闻宣传、新闻策划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短视频创作》《全媒体运营》《网络舆情分析》《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实训》《纪录片创作》《视听节目创意与制作》《数据新闻》《新闻摄影》等。
就业面向:主要立足成都市,面向四川省各市(州)、区(县)融媒体中心、各级新闻出版机构、网络媒体、传媒公司,从事新闻采编、全媒体运营、网络编辑、宣传策划等工作。
专业特色:依托新闻专业群建设,坚持校媒协同育人、融媒矩阵实训,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培养政治坚定、务实创新的融媒传播立体人才。专业教学匹配国家十四五规划媒体融合发展发展战略,重点针对传媒行业记者、网络编辑、全媒体运营师等岗位,就业率97%,毕业生能扎根基层,服务地方融媒行业,专业对口率高、岗位适应力强。
PART 9
播音与主持专业介绍
省级特色专业、学校新闻专业群核心专业。
基本情况:开设于2014年,现有8个教学班,专业在校学生240名;现有专职教师11名,其中副教授2名,双师型3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 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 作、文化艺术等行业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播音 与配音、采访报道、节目与活动主持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即兴口语表达、电视节目主持、影视配音、广播节目主持与创作、新闻采访与写作、摄影摄像、活动主持、电商直播。
就业面向:主要立足成都,面向四川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市场,辐射西南,从事播音员、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商业活动主持人、记者、配音员、网络主播、艺术教育工作。
专业特色:依托新闻专业群坚持把“出作品,出精品”作为教学的总目标,以“竞赛制”和“仿真实训”为平台,开展综合型专业实践活动,以目标作品为载体实施人才培养计划。致力培养具备影视学、传播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媒介素养好、业务能力强的复合型、口语传播人才。本专业教学匹配国家十四五规划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创新性发展战略。重点针对广播电台、电视台、宣传、教育行业,播音、配音、采访报道、活动主持、新媒体主持、艺术教育岗位,就业率92%,教学内容覆盖全面,社会竞争力强。
PART 10
融媒体技术与运营专业介绍
学校重点发展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融媒体策划、采编、审核发布、运营等知识,具备融媒体内容策划采编、管理与运营、信息审核等能力,具有敏锐的职业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融媒体采编、融媒体运营、互联网信息审核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新媒体技术应用、H5移动网页设计与制作、短视频创作、新媒体营销与运营、新媒体数据分析、网络舆情分析、直播技术、互联网信息审核、全媒体广告策划。
就业面向:面向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和文化传播公司的品牌部、策划部、市场部、公关部,从事融媒体技术、融媒体运营、品牌策划、自媒体运营等工作;
专业特色:依托融媒体技术专业群建设培养具有融媒体技术、融媒体产品营销、媒介资源整合运用、融媒体运营等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备较强的融媒体产品制作、平台运营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专业教学匹配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关于“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政府工作报告。国家规划强调:要面向经济结构转型,重点培育和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媒体赋能于各行业发展。可考取“全媒体运营师”职业资格证书。新媒体行业发展前景广阔,融媒体技术与运营专业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广阔。重点针对融媒体行业策划、运营岗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2024年招生专业一览表:
看了这么多同学们是否心动了呢?心动就抓紧扫描下方官方QQ二维码,学校老师会尽快与你取得联系,进行一对一咨询。抓紧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