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普高类专业计划表+普高类专业表:
2024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中职类专业计划表+中职类专业表:
学院介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成立于2005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大学专科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在校生18000余人,设有两个校区分别坐落于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成都市崇州市和中国年画之乡、中国名酒剑南春之地——绵竹市;崇州校区位于崇州市区高铁站旁,与温江大学城连为一体,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以中式园林景观建筑为主,着力打造鲜花校园、一步一景、有着良好的学习环境;绵竹校区以英伦风格为特色、有“魔仙堡”之美誉,校内每一栋建筑都自成风景。
学院设有设计与媒体艺术学院、表演与艺术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文旅与经贸学院、体育产业学院、信息与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部、五专部作为二级单位。开设有教育类、航空类、影视表演类、音乐舞蹈类、艺术设计类、财经类、旅游酒店类、文化事业管理类、经济管理类等42个热门专业;其中包括:影视多媒体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摄影摄像技术、学前教育、音乐教育、艺术教育、舞蹈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无人机应用技术(西南首家开设)等特色专业。
学院拥有专任教师920人,“双师型”教师80余人,均具有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岗位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教授、中青年专家、博士生导师等近百名,中高级职称以上 的教师150余人,学院本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配置了一套完整的实训室。如:图形图像输出与制作实训室、烙画工坊、黑匣子剧场、新闻演播厅、陶艺实训室、无人机综合实训室、蒙台梭利实训室、航空模拟舱、多功能录播室、机舱运行服务与管理实训室等260余间。学院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将学生素质修养和特长发挥纳入课堂,并兴建了标准化的拓展基地,致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勤奋、务实、和谐、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表演与艺术教育学院成立于2023年,目前下设艺术教育系和表演艺术系。涵盖了艺术教育、音乐教育、舞蹈教育、音乐表演、美术教育、舞蹈表演、戏剧影视表演、人物形象设计、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9个专业。表演与艺术教育学院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12257”办学思路,以“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为根本,以“文化服务和文化教育”为主体,以”媒体艺术与媒体技术”为支撑的“122”专业建设思路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主动适应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转型需求,逐步优化专业结构,凝聚专业合力,推进艺术教育专业群和表演艺术专业群的建设。
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50余项、公开发表核心论文和普通学术论文130余篇、编写高等院校艺术类教材8部、获得各级别奖项300余项、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各类比赛获奖90余次。学院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比赛,以赛促教,提升师生的专业技能。在包括中国音乐金钟奖、教育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四川省教育厅大学生艺术展演、四川省教育类专业基本功展示活动在内的国家级、省厅级权威官方竞赛中教师共荣获一等奖13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9项,优秀指导教师13项,学生共荣获一等奖12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5项。
01 艺术教育系介绍
表演与艺术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系是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重点建设系部,现设艺术教育、音乐教育、舞蹈教育、美术教育四个国控师范类专业,在校学生共1100余人。
多年来,艺术教育系紧跟四川省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方向,致力于以美育人,秉持艺术技能优势,以教育素养为支撑,系部教学底蕴深厚,教学成果丰硕。通过精耕细作的教育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多样性艺术技能、创造力和教育素养,持续为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优质人才。
艺术教育系将进一步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学校”12257”办学思路,以“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为根本,以“文化服务和文化教育”为主体,以”媒体艺术与媒体技术”为支撑的“122”专业建设思路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推进艺术教育、音乐教育、舞蹈教育专业、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艺术类专业教学能力,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文化传承使命感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教育实践能力的艺术教育人才。
02 实训设施
多功能小剧场
多媒体实训室
微格实训室
舞蹈实训室
书法实训室
书法创作室
艺术创作中心
钢琴房
钢琴实训室
古筝实训室
音乐基础课程排练室
03 艺术教育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扎实的音乐、舞蹈、表演、美术、书法等基本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艺术理论、专业素养、艺术思维、审美能力和艺术创作创新能力,从事中小学及幼儿园艺术类课程教育教学、文化艺术培训及文化事业服务工作的艺术教育工作者。
主干课程
艺术教育专业主干课程大体分为四部分
专业基础课:素描,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艺术赏析,舞蹈基础,手工(剪纸与扎染),写生,钢琴基础,艺术治疗,东西方美术史。
专业核心课:民族民间舞,陶艺,声乐合唱与指挥,手工(轻粘土与衍纸画)。
专业必修课:钢琴,即兴伴奏,少儿舞蹈,硬笔书法,色彩,古典与身韵,简笔画,现代舞,创意美术,软笔书法,中国画等。
教育类课程: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师口语、三笔一画。
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小学舞蹈、美术、音乐基础教育教学领域的教学及音乐舞蹈编排、美术展览、组织管理等相关岗位工作。
师资团队
艺术教育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3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0人、师资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2人。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过硬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学院还成立了由行业专家、高校教授为成员的专业指导小组全面指导人才培养工作。近年来,教师在公开期刊发表核心论文和普通学术论文82篇、编写高等院校艺术类教材2部。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10余项。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各类比赛获奖60余次。
专业课程教学
学生见习
学生作品展示
04 音乐教育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音乐教育专业旨在培养热爱基础音乐教育事业,具备音乐教育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现代音乐教学技能及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具有音乐、舞蹈、合唱指挥、基础编创等较强的音乐组合表现能力,能从事中小学音乐课程教育教学、文化艺术培训、企事业音乐培训管理,具有良好品德的高素质音乐教育工作者。
主干课程
专业核心课:声乐训练、钢琴训练、小学音乐教学法、即兴伴奏与弹唱、合唱与指挥等。
专业基础课:古筝(特色课)、艺术概论、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中外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歌曲写作与小乐队编配、形体与舞蹈、校园舞蹈编排等。
教育类课程: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师口语、三笔一画、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发展等。
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中小学以及音乐培训中心、民间文化机构、基层社区、群众文化馆等单位从事音乐教学、音乐线上线下辅导、教学组织及管理工作。
学生活动
音乐教育教学汇报
音乐教育专业见习
师资培训
专业教师参加教育部1+x证书器乐艺术指导师资培训
专业教师参加“双师”国培
部分师生获奖
05 舞蹈教育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中小学舞蹈基础教育事业、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中小学舞蹈教育方面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技能和从事舞蹈教育教学的能力,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基础教育需要,能胜任中小学艺术教育指导的“一专多能”型高素质专科层次的中小学舞蹈教师。
培养规格
舞蹈教育培养的是“精专业、高素质、高技能”,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的,能胜任小学舞蹈教育的应用型、创新型的现代初等舞蹈教育师资。
主干课程
舞蹈类专业核心课: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排练、校园舞蹈编排、舞蹈教学法。
舞蹈类专业基础课:音乐基础、中外舞蹈史及作品鉴赏、舞蹈素质技巧、舞蹈解剖学。
教育类课程: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师口语、三笔一画。
专业拓展选修课:现代舞基训、舞台化妆与造型、表演基础、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发展等。
就业面向
本专业定位明确、师资团队优良、课程设置优势、教学资源合理。
06 美术教育专业介绍
美术教育专业是按照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紧靠四川省基础教育与社会服务需要,立足成都、服务四川、辐射西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路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打造特色专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作为专业规划原则不断提升美术教育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思想政治觉悟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美术相关的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能够组织课外美术活动,有初步的科研和创作能力,了解国内外美术教育发展动向与前沿课题,“能说、会画、善教”,能胜任基础美术教育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小学美术教师、美术设计师和艺术文化活动组织与管理人才。
核心课程
小学美术教材教法、书法、手工、绘画(国画或油画二选一)
素描基础、色彩基础、装饰图案、白描、雕塑基础、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风景写生、油画基础、中国画基础
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川内小学、艺术培训机构以及文化艺术相关的基层社区、文化场馆、文创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美术设计、文艺活动组织与管理工作。
学生作品
01 表演艺术系简介
表演艺术系隶属于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表演与艺术教育学院(二级学院),创建于2022年8月,前身为2005年成立的艺术系,2016年更名为音乐舞蹈系,现因学院升位发展需要、根据学院专业群建设思路,经专业整合后更名为表演艺术系,表演艺术系已经形成了以艺术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以表演艺术为基础的表演类专业集群为主体的学科专业格局。
系部现在设有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戏剧影视表演、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五个专业,初步形成了以表演艺术类专业集群为主体,人物形象设计、与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类专业为两翼,学校通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升华已有的5个专科专业(专业方向)改革,继续加强表演类、人物形象设计类、文化服务管理类的多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 学校曾先后与四川各职业高校、企业举办多种形式校企合作,积累了充分的教学基础和教育经验,为做好新型专科职业大 奠定良好的基础。
02 系部专业一览表
03 设施设备
系部现有专业设备300余件(套),其中包含钢琴、古筝、架子鼓、非洲鼓、电钢琴等中内外各类乐器。共有包含舞蹈教师、化妆间、黑匣子剧场、琴房、鼓房、古筝实训室、电钢实训室、录音实训室(mac系统、pro tools HD系统、nuendo10音乐制作系统、ADDA apollo x8、midas m32r、ams neve 1703、auto tune、yamaha msp7、manley force、)等专业实训室15类、共计75间。
音乐基础课程排练室
钢琴房
钢琴实训室
古筝实训室
舞蹈实训室
服装间1
服装间2
化妆间1
化妆间2
化妆间3
04 音乐表演专业
基本情况
音乐表演专业是创建于2005年的一个相对成熟的专业,隶属于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表演与艺术教育学院(二级学院)表演艺术系。结合学院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为根本、以“文化服务和文化教育”为主体、以“媒体艺术与媒体技术”为支撑的“12257”专业建设思路。音乐表演专业属于五大特色专业群中的“表演艺术”专业群,属于“12257”专业建设中的媒体艺术类。音乐表演专业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共315人。
培养定位
根据学院“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创品牌,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道路”的教学改革方针和人才市场调查数据,我们对音乐表演专业提出了:“台前幕后、教演结合、一专多能”的培养定位,即围绕音乐行业台前幕后的工作岗位,运用学、演结合的教学模式与手段,最终让学生达到一专多能的就业目的。能在音乐相关演出团体、基层社区、文化站、艺术培训机构从事音乐演艺、文艺活动管理、音乐艺术教学等职业岗位,从事音乐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发文,成都市出台《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音乐产业发展的意见》确立了到2025年,把成都市建设成为领先全国的音乐生产地、乐器及音乐设施设备集散地、版权交易地、演出聚集地,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音乐产业领军城市。四川地区音乐产业规模将迅速发展,总产值预计超过1100亿元:成都市重点开展国际音乐之都建设工作 ,形成建设音乐产业聚集区、培育重点音乐企业和音乐项目、强化音乐产业链,优化资源创新转化的音乐产业发展模式;成温邛沿线城市文化旅游小镇打造达到一定规模。全省音乐产业发展总体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根据《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办学定位》与《音乐表演专业2021-2025发展规划》 要求,到2025年,音乐表演专业在校生人数预计达到500人 ,生均实训设备值超过1万元,形成主要服务成都音乐市场、辐射全川、具有一定区域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职音乐表演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输出基地。音乐表演专业以前培养的是专业从事音乐艺术表演的人才,随着艺术的普及和深入,现在社会对于音乐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表演上,还需要更多的集教学、表演、编排、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为一体的应用型艺术人才。
1. 音乐演艺人员:传媒演艺公司歌手、乐手,网络直播才艺演员。
2. 企事业文艺专干:基层文化站、馆文艺专干,企业相关行政岗位。
3. 教师类:音乐培训机构教师,幼儿园、小学学科教师。
4. 音乐制作类:录音师、音响师、音乐制作人。
5. 自主创业:学生自主创业培训学校、录音棚、传媒演艺公司等。
主干课程
声乐(含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演唱)、器乐(钢琴、吉他、古筝、架子鼓)、数字音乐制作、演艺活动策划、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舞台实践、和声基础与伴奏、合唱与指挥等。
团队介绍
本专业教师均毕业于国内外各大知名艺术院校,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9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7人,其中含留学归国硕士3人,国家一级导演1人,国家三级演员3人,高级音响师1人,聘请行业专家5人,双师素质型教师10人。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共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近10篇;主持或参与省厅级课题研究20余项,编写出版高等院校艺术类教材10部,获得各级各类奖项30余项。
05 舞蹈表演专业介绍
专业概况
舞蹈表演专业是创建于2005年的一个相对成熟的专业,隶属于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表演与艺术教育学院(二级学院)表演艺术系。结合学院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为根本、以“文化服务和文化教育”为主体、以“媒体艺术与媒体技术”为支撑的“12257”专业建设思路。舞蹈表演专业属于五大特色专业群中的“表演艺术”专业群,属于“12257”专业建设中的媒体艺术类。
就业面向
本专业采用多维度定向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中国古典舞基训、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国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舞蹈编导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方面相关的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具备舞蹈表演能力与基本教学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职业能力,能在文广系统、相关演出行业、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少年宫、文化馆、舞蹈教育培训机构行业从事舞蹈行业的表演及教学等职业岗位技术工作,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
按照“三重”(重技能、重实践、重理论基础)的专业育人理念。
坚持“三结合”(坚持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个性发展与共性提高的结合)的原则。
培养“四能”(能表演、能教学、能创编、能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表演方面能力,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教育行业、舞蹈演员、群众文化服务及演出机构从事表演、教学、幕后等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
专业优势
1 、与国内舞蹈专业院团和教育培训机构深度合作
2 、以实习实训基地为支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3 、专业舞蹈比赛、展演资源丰富
专业岗位群
舞蹈表演专业的就业主要是通过市场、企业调研,确定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群众类文化事业、基层文化馆站(舞蹈演员、舞蹈编导)、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舞蹈教育培训机构行业领域的表演、教学及舞蹈编排、组织管理等相关岗位工作。
主干课程
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按照育人为本,立德树人,促学生全面发展,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及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层级积累的理念,将人才培养目标贯穿每门课程,确保课程开设的有效性,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专业核心课程(中国古典舞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现代舞基训、中国古典舞身韵、剧目排练) 专业基础课(中国舞技术技巧、现代舞蹈编导、舞蹈教学法、舞蹈解剖学、中外舞蹈史与作品赏析、音乐基础)专业拓展选修课(舞台化妆与造型、芭蕾基础训练、艺术概论、表演基础)
06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
专业介绍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隶属于四川文化传媒学院表演与艺术教育学院表演艺术系。戏剧影视表演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声、台、形、表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培养掌握现代表演艺术的基本技能,能从事话剧表演、影视表演、配音、舞台演出、儿童剧演员、少儿戏剧教师、节目主持等表演工作的高级艺术类应用性专门人才。
近年来,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多次参与全国性、省级大赛并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先后与繁星戏剧村、四方剧场、三和艺术空间等多个成都知名剧场合作,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拥有一支由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搭配合理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专兼职教师1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5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4人。教师均在戏剧、影视一线导演多部作品,并在国内外大赛获得大奖。其中,专业带头人冯波教授是国家一级演员,教师团队成员李一行老师导演作品《老宋家的团圆饭》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指导教师”。近三年,教学团队主持省级教改项目3项,主研省厅级课题5项,在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作品《张露萍》入围第十届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获乙组二等奖。历年有多部剧目入围四川省大学生戏剧节,前往彭州,江安等多地演出。
主干课程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主修:戏剧影视表演、艺术语言、表演心理学、经典戏剧赏析、表演理论、剧目排演、人物造型化妆、摄影摄像、声乐基础、形体、武术、儿童剧创作与排演、影视剧基础创作、毕业大戏排演。
就业面向
戏剧影视表演的学生在专业文化团体、影视制作机构、少儿教育机构、儿童剧剧团、各类电台、电视台、各类院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表演、配音、节目主持等工作。
07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介绍
专业概况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是一门掌握化妆设计、发型设计、饰品设计、服装搭配设计等专业理论及技能,具有独立进行人物形象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同时具有较敏锐的时尚流行感知和较强的时尚分析、判断能力,熟悉掌握化妆品营销、市场推广的基本理论及方法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人物形象设计创作的专业技能和技法,掌握个人色彩及整体造型,能设计打造人物整体形象设计、舞台、影视人物造型。2014年批准建立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双师型”教师30%,兼职教师均来自于行业资深从业者。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艺术专业必备的人物形象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影视人物造型设计、新娘造型设计、时尚人物设计、创意化妆设计、舞台造型设计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艺术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强、配合度高、效率高,能胜任影视、时尚、教育等行业企事业单位人物形象设计岗位工作。具有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专门人才。
就业面向
本专业面向影视传媒、电视台、高校、时尚杂志、影视剧组人物造型设计等行业及领域,在形象设计公司、模特文化公司、服装公司、时尚品牌咨询公司、美容连锁机构、中外品牌化妆公司、影楼、影视剧组、杂志社、彩妆工作室、电视台、造型公司、广告公司等单位从事人物形象设计或指导相关工作,或自创时尚设计工作室等。
专业优势
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善。本专业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配备有人物形象设计实训室、人物形象设计化妆间、人物形象设计服装间。实训设施配套完善,能够满足学生在校技能实践环节需要。注重实践技能培养,以职业为导向,围绕职业技能资格考试,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
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时装画、纸妆、饰品制作、美甲护理、服装搭配等。
专业课程:妆发基础、服装软件绘制、舞台戏剧化妆设计、服装发展史与品牌认识、年代妆容设计、创意化妆设计、服饰形象设计、人物整体造型设计、时尚新娘设计、影视化妆、服装制版、服装立体剪裁等。
08 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介绍
背景介绍
当今社会,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国家实力的体现,如同习总书记所说,未来的国际社会的竞争将会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群众对公共文化的要求日益剧增,公共文化的服务与普及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命题。但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不平衡,因此,培训专业的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人才,使公共文化服务走进社区、落到实处,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使命。
专业介绍
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隶属于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表演与艺术教育学院(二级学院)表演艺术系,是省级特色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扎根及服务于基层的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管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及系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具备文案及应用文写作、新媒体运营、公共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能力,能在文化事业、公共服务领域、社会公益领域担任行政岗位,从事社会服务、活动策划、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文化馆(站)与基层社区领域的文化馆员及社区工作人员、从事社会公益行业领域的社会工作者、演出行业领域的演出经纪人、企事业单位计划组织岗位的行政人员及学历提升后的公务员、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文化传媒企业的活动策划、组织、管理人员。
核心课程
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以文化事业管理、社会服务、演出经营管理和计划组织四大版块构建课程体系,分别对应文化市场营销、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新媒体运营、活动策划与管理及文案及应用文写作等核心课程,此外还包括管理学、公共关系、演出经纪实务、文化产业概论等专业基础课程及艺术鉴赏、形体训练、合唱等艺术类课程。
校内实训
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依托于表演艺术系,结合专业特性,构建了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建有综合实训室1间,在校内进行音乐、舞蹈、话剧、美术以及商务礼仪、会展创意、文化活动组织策划等实训,将学生的活动策划组织实操训练与表演专业的演出相结合,开展多项实训活动,提升学生策划技能水平。
图为2022级公管学生策划组织“乐动蓉城.成都市“走基层”文化惠民活动
图为2021级公管学生策划组织“潮乐之夜”文艺晚会
图为2020级公管学生策划组织“暑乐游园会”
校外实践
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成立了同舟社会工作中心,承担社会工作等专业实践课程。除此之外,还与崇州市文化馆、正行社工中心、助帮社工中心、圆梦学校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成立校外实训基地,开展项目式教学,订单式培养。专业自2016年开设以来,参与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社区服务中共40余次,服务人次达3000余人次。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自愿参与到一线的工作中,负责社区安全,疫情防控宣传等相关工作。
图为公管学生参与崇州市文化馆“文旅管家孵化”政校合作项目
专业调研
根据授课内容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调研、访问等活动。
09 师生部分获奖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2024年招生专业一览表:
看了这么多同学们是否心动了呢?心动就抓紧扫描下方官方QQ二维码,学校老师会尽快与你取得联系,进行一对一咨询。抓紧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