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为了积极响应"共抗艾滋,共享健康"的主题号召,进一步对学
生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树立正确的理念,帮助青年学生建立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方式,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各年级开展以"共抗艾滋,共享健康"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jpg)
此次班会各年级辅导员主要以播放预防艾滋病相关的宣传资料以及幻灯片展示的形式开展,同学们通过观看生动的视频演示和详细的幻灯片内容,更深刻地了解艾滋病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视频中也提到了近年来关于感染艾滋病的青年、学生人数上涨的数据,更为学生们预防艾滋病敲响警钟。
.jpg)
.jpg)
从艾滋病首次报道至今,短短30余载,艾滋病这个狂魔,已卷走超过3000万条生命!然而近年来,中国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人数每年增长率以超过30%的速度飙升,大学生群体已成为艾滋病影响的新型重点人群。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艾滋是全社会的责任。
.jpg)
下面就让我们对它进行详细了解
NO.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破坏人体免疫功能的艾滋病病毒 (HIV) 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这种病毒侵入人体逐渐使人损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最终导致病人因各种感染或肿瘤而死亡。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和疫苗。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经过平均5-10年的时间 (即潜伏期) 才发病。发病之前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发病之后为艾滋病病人。无论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还是艾滋病人,都能把病毒传给他人。特别要注意的是,艾滋病感染者本人在潜伏期内可能没有任何感觉,而其他人也不能从外观上判断出来,只有通过血液检测才能确诊。目前,世界上90%的艾滋病感染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受到感染。因此,潜伏期是传播艾滋病病毒非常危险的时期。
NO.2艾滋病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和伤口渗出液这几种体液中,主要有以下三种传播途径:
1、性传播
这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性伴侣越多,感染艾滋病的机会越大。
2、母婴传播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通过怀孕、生孩子过程和喂奶也可能会把艾滋病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
3、血液传播
输入感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 (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 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但罕见。
珍爱生命远离疾病
NO.3如何预防艾滋病?
1、控制传染源,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出于人道主义考虑,目前不可能做到完全隔离感染者及限制其自由,但尽早抗病毒治疗可以减少传给其他人的可能性。
2、保护易感人群,目前尚无艾滋病疫苗,但暴露前后服用抗病毒药物,可以减少被感染的可能性。
3、控制艾滋病毒感染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切断传播途径,其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所以,目前所有的方法都是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洁身自好,避免性乱交,必须避免不洁的性生活。其次,正确使用避孕套,减少艾滋病、性病的危险。不输来历不明的血液,使用正规、合格的血液制品。不静脉吸毒,不共用针具,不共用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最后,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就是HIV阳性的孕妇尽早服用抗病毒药物,新生儿出生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预防性服药4-6周。
艾滋病威胁着我们每一个人,预防艾滋病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主动学习预防艾滋病知识,掌握保护自己的技能,并积极地将掌握的知识与家人和朋友们分享,做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传播者,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于艾滋病患者,我们应该以积极、正确的态度看待他们,关心、支持、帮助他们,这个世界才会更加温暖、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当然,我们在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同时,也要洁身自好,预防被艾滋病病毒感染。
通过此次班会,提高了同学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同时也增强同学们群体关爱、扶助艾滋病人的责任意识,帮助我们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生活态度,更加懂得珍爱生命、关心身边人,为学校预防艾滋病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