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信息传媒学院举行2020届毕业生毕业典礼
四年青涩光阴
四年喜悦哀愁
四年成长奋斗
四年相遇相知
不敢忆,岁月成河情谊点滴
怎舍得,师友相伴匆匆骊歌
关于青春的日子,在这天画下重重符点!
.jpg)
殷殷叮咛,望鹏程展
典礼伊始,所有在校毕业生身着学士学位服,各位学院老师身着导师服,全体起立,奏唱国歌,大家神情肃穆,体会这一庄重时刻。典礼上,葛学锋副院长宣读《银川能源学院关于信息传媒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决定》,我院2020届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共251名学生顺利毕业。
.jpg)
.jpg)
.jpg)
.jpg)
.jpg)
"再慢一点,让我再多看你们一眼。"临行前,总有些叮咛要嘱托,总有些话想慢些说。信息传媒学院李杰院长在对毕业生的寄语《不负韶华,只争朝夕,成就你的精彩人生》中,表达了对全体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的衷心祝贺,细数起四年的点点滴滴,看着大家的成长收获,由衷欣慰。李杰院长借用《论语》中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嘱咐大家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牢记:
一是要做不惑的智者,学会明晰事理、辩别是非、知晓善恶,选择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和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想和民族梦想之中。
二是要做不忧的仁者,要理想远大、胸怀坦荡、视野宽广,始终牢记和践行"胸怀祖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放眼世界,勤学苦练铸人生"的校训,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顶得起压力、担得起重任,以清醒的心智从容前行。
三是要做不惧的勇者,能够敢于担当、勤于挑战、善于创新,始终相信"青春是奋斗出来的",用一个个青春向上的"我的梦",汇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福祉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最后,他深情寄语,期望毕业生传承"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的院风,成就精彩人生,祝愿毕业生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流苏礼成,海阔天高
2020年是注定被历史记住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经历了伤痛,也见证了奉献、勇气和不屈。因疫情影响,2020届毕业生在做毕业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最终也克服困难将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出于疫情期间安全考虑,在学校毕业典礼上没有进行校长拨流苏这一毕业仪式,大家提过遗憾,在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圆满了这一仪式。
寄礼互赠,师生情长
在九月的秋风中相遇,在六月的盛夏中告别,请收下赠与的信物,供日后摩挲惦念。
2020届毕业生为母校捐赠的泰山石就矗立在工科楼对面,图书馆东门前,"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八个大字镌刻入心。四年来,走过这条路千万遍,这个位置走过大一穿军训迷彩服的你,走过大二意气风发的你,走过大三忙碌沉淀的你,走过大四沉稳又将要离别的你……
现在这石头时时矗立在这里,以后的学弟学妹路过,口中或许流传过你们的故事;以后老师们常常睹物,又想起了那些点滴;以后你们回来母校,是啊,今后银能和信传的名字叫做"母校",今后回来母校,再来泰山石下合影留念,石矗默默,记岁月如歌。
信息传媒学院也回赠了2020届毕业生毕业礼物,聊作纪念。一方小小印章,刻着信息传媒学院的名字,刻着信息传媒学院的院徽,刻着信息传媒学院的院风"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刻着每一个毕业生的名字,刻下了四年的记忆,刻下了师生情长。
今后你会把名字印在哪里?今后你又在哪里奋斗?今后光辉岁月人生漫漫是不是还记得……
是不是记得那些夏日午后聒噪的蝉鸣,那些冬天早晨叫不起的室友?
是不是还记得期末堆积如山的作业,还有社团活动的排练?
是不是还记得那个唠唠叨叨的导员,那个经常来宿舍看望的书记,那两位亲切智慧的院长,那些风格各异朋友般熟悉的老师?这四年的光阴啊,融进了血液里,伴你克服挫折,激励日后长路。
2020届的毕业生们,今后的日子愿你们扬帆起航,用在学校中所学面对未来更多的挑战,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一番辉煌的事业。"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的院风长存,母校与你们同在,祝各位信传学子勇猛精进,志愿无倦,在各行各业中建功立业!
记得,常回家看看。
审核:陈晓民 唐显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