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之声

当前位置: 首页学子在线学子之声

诗样重影||一笔画天下,一词咏乾坤

2021/3/28
10833
诗样重影||一笔画天下,一词咏乾坤
  一笔画天下,一词咏乾坤
《十六字令三首》
毛泽东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这三首小令作于1934年到1935年间。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开始了远离中央根据地井冈山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遭遇到数不尽的艰难困苦,越过了千山万水,不仅以举世罕见的牺牲精神,战胜了强敌,而且以同样罕见的吃苦精神,战胜了种种困难和天险。
蒋介石曾屡次妄图凭借水的天险阻挡和消灭红军,例如湘江、金沙江、大渡河等;而相对来说,红军则对山更有感情,尤其是毛泽东,对山的感情更深。
  可以说,毛泽东开辟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割据道路,始终是以山岭为依托的,在战略退却时,则更是以山岭为掩护。山岭是毛泽东和红军的好朋友,毛泽东和红军喜欢山,而蒋介石则在特定历史时期里,相当畏惧红军喜欢的山。
在万山丛中冲破蒋军的围追堵截,既历尽艰辛,又充满胜利的喜悦。毛泽东这三首小令,就是怀着喜悦的心情,在翻山越岭的长征行军途中写下的。
  这三首小令都专门以山为题材,寥寥数语,淋漓尽致的写出了山之高、山之大、山之坚。
  这三首小令所写重点不同,合起来却是完整的组诗。毛泽东在此用山的形象来象征红军形象,让山与红军在气势、气概、精神、气质诸方面,获得了内在联系。它们既是写山,也是写红军,既是咏山曲,也是歌颂英雄红军的乐章。
处处在赞山,也是处处颂红军。
  字虽少,意无穷,这扑面而来的巨大声势,不禁也让人热血沸腾!
  这是诗与史的完美结合,这是景与情的互融互通。在读这首词的时候,不仅沉浸于红军的不怕艰险,英勇奉献,也要永远记得,今日之安定从何而来,常常忆苦思甜,牢记先烈。
【文案编辑】郭筱玥
【网页编辑】马旭鹏
【责任编辑】刘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