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综合新闻

无人机飞手董凌:如何从兴趣的“玩”到专业的“飞”?

2017/11/17
1081


9月30日,四川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无人机FPV大师赛无人机穿越赛,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荣获“团队奖”。  




11月12日,2017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暨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公开赛(龙泉站),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航空系2015级夏世波同学在四轴穿越飞行总决赛中荣获全国第二名,2015级黄力勇同学荣获全国第八名;2015级邓墉和花蓉同学在无人机任务赛中分别荣获全国第六名和第八名。




近年来,随着我院航空系学子在国内大型航空比赛中崭露头角,学子们也对无人机专业的学习热情高涨。这一切,离不开航空系无人机专业优秀的指导老师辛勤付出。其中一位,便是董凌。与董凌的采访约在了无人机实训中心。中午一点,天气有些阴沉,天空淅淅沥沥下着小雨。记者到达时,董凌正专心致志地与两名学子讨论着无人机的试飞。沉稳中透着青春的活力,这是董凌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当我们刚坐下,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实训中心摆放着几排新购进的无人机飞行器,董凌告诉我们,四旋翼飞机大概有二十五台,再加十台的穿越机,飞行翼大概三十台,一共六十多台,价值三十多万。


无人机航拍,始于兴趣忠于职业


说起和无人机的缘分,这得回溯到七八年前。那时,怀着一颗好玩的心,正在中国移动上班的董凌第一次接触到了无人机这项技术,从此便和无人机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次偶然的机会,好友请董凌用无人机有偿拍摄,这让董凌逐渐有了将兴趣爱好变为工作的想法。此时,董凌在国内是较早一批玩无人机的人。兴趣使然,他便和几个朋友一起开起了工作室,专门从事无人机航拍,拍摄纪录片、宣传片、真人秀以及广告等。在接近三年的时间里,他和朋友辗转于北京、天津等地,了解无人机的行业发展前景。2014年,出于川内无人机鲜有的考虑,他和朋友回到了四川开工作室。直到2016年9月,董凌来到了学院,开始了他的无人机教学生涯。




现在的无人机注重实际操作,结合多年的无人机飞行经验,董凌把其应用于教学中,逐渐摸索出了一条以比赛为主,将比赛的要求逐条梳理进行规范训练,以提升无人机专业学生实操技能的教学模式。董凌认为,“无人机专业发展前景广阔,无人机技术未来将被应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因此,作为目前学院的精品专业,更需要往“精细”的方向发展,要以航模类的各类比赛为主,以训练主体进行实际操作。”每年的一月到八月是无人机社会市场拍摄需求的高峰期,八月至十二月是比赛季。董凌和教学团队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优质比赛、带领优秀学生飞手参与其中。如今年的两大赛事,无人机师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如何从兴趣的“玩”到专业的“飞”?


对于无人机专业的学子,如何从有兴趣的“玩”到变成一名专业的“飞手”呢?董凌说,兴趣爱好是学好无人机的前提,它会督促你去自觉地学习练习。其次就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现在,学院航模队已经逐渐形成了大三带大二、大二跟大三的“老带新、传帮带”的模式,一方面使学子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上得到较大的提升,另一方面团队的力量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平时去参加一些重大赛事时,董凌会带领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赛场上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在他看来,专业的“飞”还需要很强的责任感。“要成为一个专业的飞手,除了较强的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责任感,特别是安全方面的责任感尤为重要,许多学生容易忽视这一点。”谈到这个话题时,董凌语气变得沉重而严肃。




几年前,董凌和团队一起参加一场真人秀节目航拍,因为电池没电导致飞行器出现故障,当时整个剧组陷入焦灼状态,董凌团队沉着应对,以最快的速度让备用飞机再次起飞。这次经验让他意识到,工作时飞行需要绷紧神经、高度聚焦。因为一旦出现飞行器掉落伤人的飞行责任事故安全,后果不堪设想。现在,飞行资格证、禁飞区等都是飞手应该知道的常识。许多人欠缺责任意识、盲目地飞行,干扰了民航、通讯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国家为此正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飞手需要责任感,安全是责任的核心。


未来,无人机这个新型行业的腾飞


未来,无人机的发展将会是操作越来越智能化、便捷化,涉及的领域也会更加广泛,而在学习无人机的时候更应该去重视理论、维护和创新。“无人机不应该只是会飞,还要会维护和维修。勇气、创新、想法对于‘飞手’必不可少。”董凌如是说。




对于无人机专业的学子,如何学好无人机专业呢?董凌回答,“一半理论一半实践。”许多同学并不看重理论方面的知识,而是一味地苦练飞行技术。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无人机飞行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没有理论的知识只懂飞行是“瞎飞”,可能外面的一个航模爱好者都会飞的比你更好,而在学院学习无人机专业的优势在于,不但能飞,理论知识也扎实,各方面综合知识都要过关、过硬。




记者手记


在无人机独特的“嗡嗡”声中,我们结束了对董凌的采访。董凌继续和学生们讨论着无人机的问题。愿学院无人机专业的小伙伴能在一群像董凌这样既热爱无人机、又有责任感的老师们的带领下,使文传无人机专业成为一抹独特的风景。传承文传精神,实现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