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音乐舞蹈系在完善关于教风与学风的建设,学与教双向结合,双管齐下,充分调动办学的主动性,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加强教风建设
第一,提高教师任用的标准。在2017 ~2018年第一学期,音乐舞蹈系招聘了一批年轻的新教师。在对新老师的考核及培养中,除了对专业知识的严格要求外,更注重的是对教师思想品德、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等多方面的衡量,确保教师不仅可以教知识,更能教做人。
第二,加强与学生交流,听取学生意见,不仅要履行课堂职责,认真传授知识,更要以学生为本,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其人格,平等公平地对待他们,对学生既严格要求,也关心关爱,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传授他们在人际交往、社会生活方面的经验。用心培养,用爱浇灌。
第三,注重对教师师德的培养,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学习、遵守教师职业规范,坚守高尚情操。
第四,音乐舞蹈系注重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经验丰富的教师,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现有海外归国人员、工作经验丰富、高职称的教师人数不断增加。
第五,注重教师的专业技能,组织各专业教师进行说课、赛课,并开展系部实训教学技能竞赛,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启发式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教师的教育中心发生了转移,从“教什么”到“怎么教”,教育模式也变“传授式”为“合作式”,教师已由“台上的圣人”变为“旁边站的向导”。
第一,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拓展知识面。音乐舞蹈系要求教师除了掌握本专业知识、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外,还要了解社会其他领域的知识,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方面针对教学改革,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为目的,教师认真学习并制定课程标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PPT及教案,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
另一方面针对各专业的不同性质,开展内容、方式不同的社会实践。如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赴凡朴农场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对于管理方法的实际操作能力;音乐表演、舞蹈表演专业积极参与崇州市运动会开幕式活动,增加舞台经验。
我系还协同崇州市图书馆开展读书月活动。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
第三,因材施教,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因此教师以鼓励式教育为主,充分发挥学生优势。
第四,紧跟时代步伐,专业知识和思想模式都要与时俱进。我系特别邀请到胡晓萍教授指导音乐舞蹈系省级课题《高职艺术教育的社会培训功能与课程设置》,保证可以提供最新、最前沿的知识,掌握最先进的教学方法。
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与交流是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培育优良教风、学风的必然选择。
我系采用了教学巡查制度,由教学秘书带队,学生组成小组,不仅可以进行教学管理,也能做好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为教师服务。具体包括:系秘书带领,学生教学助理队伍12人,走动式巡查;教师督导5人,走动巡查;学生督导、院督导部门暗查。
学风建设
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的学管科,明确学管科长职务。
第一,完善学生管理系统,注重学生管理工作的条理性。在系(部)副主任的指导下,负责拟定系(部)学生管理工作学期、月度、周工作计划,并协助副系主任组织实施、考评,做好阶段性学生管理工作小结与总结;工作日每日完成工作日志,周工作简报,月工作小结,学期工作总结。
第二,开展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协助副系主任做好系(部)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对辅导员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考核,认真做好辅导员培训工作。负责组织系部辅导员周工作例会。
第三,注重对学生思想的教育与管理工作。负责抓好学风、班风建设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定期召开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会。
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第一,辅导员与任课老师联系。在开学初,各辅导员尽可能通过面谈、电话或短信联系到每一位任课老师,就班级学风等与任课老师沟通。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辅导员与任课老师联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教师反映出的问题,对有关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和严肃的处理,配合提高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
第二,兼职辅导员、助理班主任要协助辅导员做好学风建设具体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好早自习、晚自习、上课出勤等情况的检查工作;对学生在学习目标、方法等方面给予指导。
第三,加强宿舍管理。辅导员深入学生宿舍,把学生宿舍建设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加强学生宿舍安全、卫生管理。
第四,每周日召开班会,总结上周工作及学习情况,以及布置下周的重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相信教风与学风的改革定会带来办学的进步,也相信学与教的双向结合会使学生在学院关心关爱的氛围中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