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综合新闻

著名作家况璃向我院图书馆捐赠诗集《生命之恍然间》

2017/10/13
1004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引领我们从浅狭的港湾驶向无垠的海洋。在书的世界里,可以领略广阔的天地,欣赏壮丽的山河;可以知文史经,品诗词歌赋;可以回味古老的悠长,眺望未来的瑰丽。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浸润我们的心灵,鼓舞我们的斗志,陶冶我们的情操。

 

 

近日,著名作家况璃来到四川文化传媒学院图书馆,向图书馆捐赠了26本亲身创作的诗集《生命之恍然间》,该书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也为我校的书香校园建设工作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在接受记者釆访时,况教授识自己通常不是带有目的性的创作,是偶然的,有感而发。作家的天职就是创作,自己写这本书只是讲述心中所想,启迪心灵罢了。作者通常是带着问题去写作,以疑问和反思的口吻写作。这首诗集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对生命的反问和追问的集合,当然不像年轻人写的诗一样狂热、激烈,对自己来说更多的是感悟和反思。

 

 

谈到现在的网文热度极大高于传统文学,况教授认为现代的年轻人相对来说都是比较浮躁的,习惯了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不愿意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一些文学作品,反而容易接受一些现代的文章,因为网文能及时反馈他们所需要的信息,网文的真实性是有待考证的,网文也好、现代文学作品也罢,都是他们能接受的,在工作和生活的高压下难以接受传统文学也是可以理解的。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这种趋势是不可避免的。针对现在的学生来说,我还是建议静下心来读书,要舍得“寂寞”,舍得坐“冷板凳”,带着问题去读书,要求甚解去读书,读有营养的书,充分认识这本书的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这样才更有意义。

 

 

针对我们学院的校园记者有什么建议或什么要求,况教授建议大家扩大学习社会学的范畴,由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新闻媒介只是其中一种,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一周一到两本书是完全有必要的,同时也要去学习和接触采访、写作、传播学、哲学等。扩大知识面,文学最好不过,有助于新闻写作,有兴趣的也可以品读一些诗歌,诗歌是文学的精髓,能够加强精神的修养。

 

 

况璃 :1962年出生。现代诗人,著名作家。著有《一秒钟的地球与一生的村庄》、《龙子龙孙》、《心海流韵》、《半边人影儿》、《市场法则主导下的传媒经济》、《体验经济及其策划空间研究》等文学和学术著作十余部。作品分别获得军队和政府奖,纪实文学《天下客家》获成都市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