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4日我正式踏入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学院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冷清,在校园内闲逛一圈下来没有多少人,与学院教师和领导们的距离也特别的遥远。那时候的操场上铺满了枯黄的杂草、小花园里的花也只有零零散散的几株。记得刚进宿舍楼的时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灰尘的味道,宿舍的分配也是不尽人意。学院的宣传氛围不太浓烈,高考学生能够查到关于学院的介绍也是寥寥无几。缴费窗口只有两个,使所有等待排队缴费的学生及家长在烈日的炙烤下汗流浃背。
细眼看现在,小花园里花红柳绿,翻新过的操场,平整宽阔。综合楼下的正门上安装了一个长方形的电子显示屏,以前是活动时候挂横幅的地方,现在有了这个电子显示屏既美观又实用,节省了人力物力。“新鲜血液”的注入让文传校园更加热闹。
宿舍的改变并不止于粉墙绿瓦的变化,这一年,学院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各级院领导风雨无阻、亲力亲为、深入寝室关心关爱学生,使许多学生的内心涌入丝丝暖流。在文传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同学们与领导之间没有陌生感、没有距离感、只有亲切感。他们既是同学们的亲人,也是朋友。文传就是我们的家!
随着科技的变化,校园公共服务也随之改善。在这个微信、支付宝盛行的时代,学院当然也要紧跟潮流,为同学与家长提供最方便快捷的服务。开通支付宝、微信支付学费的功能,使家长们在家都能为自己的孩子缴纳学费。学院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全院师生服务的理念,不断提高师生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从后勤保障到教育教学,一条龙式的周到服务,让学生体会到学院的关心关爱。
学院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十九大召开之际,组织全院师生集中观看十九大开幕式和习近平总书记作报告,我们紧随国家的步伐,贯彻落实国家的大政方针,树立当代大学生爱党爱国的思想,履行大学生社会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一年的邂逅,如云彩变化,半世年华。文传学院从细节处着手做出一系列的改变,充分体现了学院以学生为中心,管理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思想。始终围绕提高学生满意度为目标,以甘为孺子牛的姿态去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在关爱的阳光下成长。
在喜迎十九大之际,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呈现出一片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十二年风雨兼程,回首过去,筚路蓝缕中我们砥砺前行;放眼今朝,风华正茂我们矢志不渝;展望明天,世纪蓝图中我们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