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宣传部学生记者对彭代明教授进行了专访,约在了综合楼顶的油画工作室。工作室约有10几平米,简单整洁,屋里摆放着几幅正在创作的画作。
采访彭教授
作为艺术设计系主任,彭教授来到学院已有两年时间。他出生于四川阿坝州茂县,曾任阿坝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是资深的画家,有着丰富的油画艺术创作经验。
引领教改先行之路 探索中求发展
彭教授谈到教学方法,首先提到带领教学团队通过材料和技法上的创新,探索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彭教授耐心指导学生
例如材料上,融入了水粉、丙烯等综合材料进行创作;技法上,结合传统教学技法,同时融合版画技法、国画技法、水彩水粉技法;布面上增加了宣纸或手纸多种形式。他认为,水和油不相生,但造成了相互排斥的作用,可以产生另外一种艺术效果,油画、笔油、画刀以及破笔、破毛巾、纸片等也能从丰富工具的层面上进行尝试和创新。
自建油画工作室 点燃学生绘画热情
2016年10月,彭教授建立了油画工作室,每周一至周五的12点至14点的时间,义务指导对油画创作感兴趣的学生绘画,为他们讲授基础知识,并融入一些新的技法。学生们进步很快,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习成效显著。
学生作品
彭教授坦言,油画工作室的建立源于教学改革、教学创新模式和现代师徒制的教学方式的需要。
15级动漫设计专业的学生张通平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刚开始张通平对绘画并不感兴趣,后来在彭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他渐渐喜欢上了绘画。“现在,我的绘画功底逐渐成熟,这得益于彭老师的指导,在生活上他像我的朋友一样无话不谈,在学习上他像一座指引我前行的灯塔。因为彭老师,我爱上了绘画。”张通平说。
义务教学心无悔 教改有序进行中
彭教授儿时家境贫寒,对绘画却有着极高的兴趣,苦于买不起作画的材料,幸得一位老师的帮助,为他提供作画用的材料,并在课后为他进行单独指导。这让彭教授受益匪浅、终生感恩,也促使他愿意花费大量精力义务教学生画画。彭教授说:“我们作为老师都是过来人,孩子渴望学习知识,所以我们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他们传道授业解惑。每天孩子们都是利用吃饭休息的时间到这里学习,这一点让我很感动。”
工作室建立以来,彭教授培养了许多爱好绘画的同学,使得他们的绘画技能得到较大提升,慢慢成长为班里的绘画骨干,这一点让彭教授深感欣慰。
学校目前处于发展转型期,社会影响力亟需提升,关注学校发展与学生成长,彭教授显得很有信心,他还想进行一些新的尝试。他先后带领教学团队为动漫专业建立了二维和三维工作室,在课堂以外进行尝试。
彭教授是一位受全院师生尊敬和爱戴的好老师,怀着对学生负责、对专业负责、对学院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在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这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了“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的教师素质,是教师责任感的体现,更是人格力量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