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是世界神韵之都,崇州市是一座拥有四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文化之都,历史中有着人不为人知的神秘和神奇。千年前的崇州是怎样的一个传奇?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吧。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彼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要了解蜀州,就先从这首诗开始,全诗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蜀中运粮既停,百姓更无重役。”可见诗人在诗中称蜀州是个富饶之地,而且也指出,有楼阁的也不是只有京城,可见蜀州当时的繁华程度。古蜀国王在江原悦之美丽的梁氏女利,乃“纳以为妃”,后“移治郫邑(郫县)”,就是说江原(崇州)即为蜀王“移治”前的古蜀国故都,崇州竟然是古蜀国的发源地!崇州境内两座史前古城与曾为古蜀国故都的江原古城(崇阳),共同构成4300多年前的古蜀国中心。后开明时代蜀王又将蜀国都城迁至成都。蜀绣历史本应于中国刺绣史中独树一帜,却因藏品弥珍不易保存、提款之举晚清尚靡、蜀绣技艺贯为口传心授,见诸文字较少等因素,致使历代记载未尽其详。
在今天的崇州与都江堰交界处有个落妃池,也就是杨贵妃的出生地和孩提是生活之地。“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白居易《长恨歌》)证实了本人的观点。杨贵妃祖籍弘农华阴(陕西华阴),后来迁居蒲州(山西永济)。其先世都是高级官员,曾祖父令本也还作过金州刺史,此后家道衰落。父亲玄琰任蜀州司户参军。 蜀州在西蜀,辖晋原、青城、新津、唐兴四县,州治晋原县,即今四川省崇州市。司户参军是州里主管民户的佐吏,属初等职官。 杨玄琰大约于开元初年在蜀州供职。 历史文献 中有贵妃“父玄琰, 蜀州司户”的记载,但只有宋初学者乐史的《杨太真外传》较详谈到 贵妃的出生地:“父玄琰, 蜀州司户。 贵妃生于蜀,尝误坠池中,后人呼为 落妃池。池在 导江县前。”[唐代] 导江县即今都江堰市 聚源镇,与 蜀州接邻。 导江县前的 落妃池,在今都江堰市 聚源镇 导江村,遗址犹存。池呈圆型,较小,占地1亩多。周围是肥沃的农田,金黄一色的稻谷;池边有一卷当地人称为“水东瓜”的树木,芳草如烟,青苍葱茜,景色秀美。 贵妃在孩幼时喜爱在池边玩耍,不慎落入此池中,于是这个小池因而有名了。后市文人杨慎有诗:“妃子池莲玉女房,温柔元近白云乡。光涵色界三千顷,润及华清第一汤。 ”
说起罨画池,我们不得不来深讲,它分为三个景点,罨画池、州文庙和陆游祠。其中罨画池被喻为西部的“苏州园林”,《红楼梦》和《张大千》两部电视剧在此拍制。而且也被历来的文人墨客称道。白居易“ 疑香薰罨画, 似泪着胭脂。”北宋赵更:“占胜芳菲地,标名罨画池。”(其他请看图片)州文庙,是目前四川省保存最完好的四大文庙之一,也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州文庙。
不知道崇州人是否还记得崇州西江河畔的琴鹤广场,宋朝大清官赵汴到蜀州任官时,仅带一琴一鹤。所以,之后“琴”、“鹤”被象征为高雅、廉洁。琴鹤广场是为纪念赵汴而建。当然,在蜀州还有著名的“一瓢诗人”(在《全唐诗》中有他的诗),其故乡就是现在的街子古镇。
崇州市中习俗,每年除夕到翌年元宵盛行灯耍,元宵之夜达于高潮,城关、怀远、元通、三江等场镇最为热闹。灯分吊灯和游灯两类。吊灯,即家家门前檐下所吊之灯,彩纸糊贴,有圆形、方形、菱形、扁形、花样繁多;鱼灯、虾灯、瓜灯、宫灯,形态各异。尤以走马灯最为瞩目,它融雕刻、裱糊、剪纸、诗书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一般为柱形,高1米左右,中置转架,燃灯后因空气流动而使转架旋转,转架上所贴山水人物、飞禽走兽便周而复始,变换不止。小孩子则以玩兔灯为乐,将所吊兔灯取下,系绳牵动,夜游比美。至期,大街小巷,彩灯熠熠,五光十色,游人争赏。游灯以龙灯、狮灯、牛灯、幺妹灯、平台、高脚灯最为常见,街头巷尾,锣鼓喧天,日夜不辍。
建国后,此习相沿,但规模大减。至1983年,成都市第十六届灯会中,崇州参展的"万象更新"大型电动灯组,反映了市内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获得一等奖。后运回市城在罨画池公园继续举办灯展,又新展出1000余件灯作,盛况空前。
我爱崇州、爱它的品质、爱它的历史、爱它的美。
广告设计与制作1班 王若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