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以“五讲五促进”为载体 创新师德建设机制

日期:2015-05-05

点击:14483

 
以"五讲五促进"为载体创新师德建设机制
 
(中共银川能源学院委员会)
 
一、背景及目的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担负教书育人重任的高校教师必须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行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魁力和学识魁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为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学院党委针对民办高校教师中存在的政治意识不强、工作方法简单、缺乏奉献精神等实际,以"五讲五促进"为载体,对师德师风建设进行了有意的探索,目的是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增强教师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忠诚于教育事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主要内容
  "五讲五促进"活动的具体内容是:1、讲学习,促进个人素质提升。主要要求是坚持理论学习,坚持业务学习,坚持优良学风,坚持学以致用;2、讲政治,促进各项政策落实。主要要求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学校和谐稳定,遵守廉洁自律规定,遵守课堂讲授纪律;3、讲爱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主要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真心关爱学生,讲究工作方法,重视结对帮扶;4、讲公正,促进校园和谐稳定。主要要求是重视发扬民主,按规章制度办事,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5、讲奉献,促进工作效能提高。主要要求是认真尽职履责,不计个人得失,工作勇挑重担,带头争创佳绩。
三、实践效果
一是教师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明显减少,广大教师注重学习政治理论,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形成了提高综合素质、真情奉献师爱、发挥团队力量的浓厚氛围。二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广大教师能用自己的爱心、真心和细心来教育管理学生,重视做好结对联系学生工作,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充分发挥民主作风,师生和谐共处,善教爱生,尊师明礼蔚然成风。三是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由于"五讲五促进"活动要由学生对教师进行量化打分,在教师队伍中形成了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关爱学生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了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的思想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
四、几点启示
一、把握一个核心:全面把握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内涵。
  提起师德,人们自然就会想起"蜡烛精神"。但是,师德内涵是富有时代性的。时代发展变化了,师德内容也要随时代发展而变化,"蜡烛精神"也要充实新内容。因为"蜡烛精神"的实质是体现教师作用,是牺牲自己,照亮别人,强调的是生命与知识的耗尽。而新时代的教育强调的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底蕴与功力。教师在"为人师表"的同时,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发展自身专业素质,勇于跳出"蜡烛"时代,充实现代内容,注入人格力量,实现自我发展与提升。我们认为,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内涵应该是以人为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富有强烈的爱心与责任心,兼具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照亮别人,成就自我。这也是当前我们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其中,爱心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是师德的最高境界。二、倡导两种精神:即奉献精神和学习精神。
  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学习。奉献精神即服务意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即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但我们面对的是下一代,从事的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这是一种比回报更伟大、更光荣的职业。温家宝总理说过,"教师的日常工作既平凡又不平凡,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所以,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树立职业的自豪感,不计名利,甘为人梯。成功不必在我,奋斗当以身先。学习精神,表现为锐意进取的性格和不断进取的追求。我们每一个教师要养成自觉学习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需求层次,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势,置身于教育教学改革大潮,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奉献中提炼师德,在教学中升华师能。
三、树立三个理念:一要树立依法执教理念。
 
各校在师德教育实践中,大多只注重思想作风建设,忽视、轻视法规学习。许多教师也片面认为教师只要教好书,专业知识扎实就够了,认为学习法规跟自己关系不大。要尽快扭转这种片面认识,自觉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注重政治理论修养的提升。抓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建设一支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教师队伍。二要树立以德治教的理念。以德治教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基础,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要把爱心放在师德师风建设的突出位置来抓,以良好的师德熏陶和感染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推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做到以德修身,以德育人,建立高起点、高定位的学校道德目标体系,提高整体道德水平。三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师德内涵的重要提升,也是教育理念的新突破。在师德师风建设和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既要提高师德师风标准,又要充分尊重教师,服务教师,千方百计为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为教职员工提供干事创业的条件和环境,提供发展空间和机会,使广大教师安心育人,以"教"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