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日期:2025-10-28
点击:328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全会公报发布后,迅速引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各教研室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并结合各自学习和工作实际交流体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赵桂生: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我将以全会精神为引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支部党建与学院发展深度融合,带领全体党员教师在理论阐释上走深走实、在教书育人上精益求精、在服务社会上主动作为,让全会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基层党组织的坚实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任忠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为 “十五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长期深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的一线教师,我反复研读全会公报与《建议》内容,结合教学实践深入思考,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作为思政课教师,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教学动力与育人实效,引导学生在把握理论精髓中坚定信仰,在对接时代需求中明确方向,让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在青年心中落地生根,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蒲淑慧: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国家治理体系的辉煌成就与宝贵经验,为“中国之治”擘画了新蓝图,指明了新征程的前进方向,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根本遵循。思政课教师的特殊价值在于做理论体系的“转化者”,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过程人民民主”等重大论断,转化为学生可理解的理论语言;把“共建共治共享”等治理理念,转化为学生可践行的行动指南。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需要构建“理论阐释-现实观照-价值引领”的教学闭环,让制度自信从知识认知升华为价值认同;更要以学术深度支撑教学高度,用研究反哺教学,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中国为什么能”,坚定“中国未来一定行”的信念,从而踊跃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
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巧梅: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回顾“十四五”时期的辉煌成就,我们倍感自豪。 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带头学深悟透全会精神,及时、准确、生动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融入课堂教学。要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向学生讲透“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讲清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引导青年学子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我们要通过扎实的教学,帮助学生筑牢信仰根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激励他们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这是思政课教师的光荣使命和时代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