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优秀微课《汽轮机原理》

日期:2025-05-12

点击:1003

根据《银川能源学院关于举办2024年微课大赛的通知》(银能院教〔2024〕47号)精神,学校举办了2024年微课大赛。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进一步提升教学技能和水平,学校官微特推出《优秀的微课》系列专题,为大家集中展示本次评选出的优秀微课作品,供大家学习。

微课(Microlectur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

《汽轮机原理》微课

微课简介:《汽轮机原理》课程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开设64学时,共4学分。课程依据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遵循“项目法/模块化”的设计原则,进行模块化划分,每个模块相对独立,要求学生完成学习项目和任务。例如,在课程资源设计中将“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分为1个项目,2个任务,分别为“冲动作用原理和反动作用原理”“蒸汽在汽轮机级内的流动”;将“多级汽轮机”分为1个项目,3 个任务,分别为“认识多级汽轮机”、“多级汽轮机各级段工作特点”、“多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通过师生、生生角色互换进行场景式教学,再附加教学课件、教学微视频、课程MOOC等,打造“校企共建理实一体化多维度课堂”,突出课程教学特色,达到多目标培养学生的目的。

教师简介:邢蕾,已完成本课程4轮教学任务的讲授,授课过程中积极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已制作完成了全部理论内容的教学视频并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开课五次,积极转换“数字教学资源”,为在校学生、相关领域工作者提供开放式学习渠道,广受好评。主讲教师自2019起已连续 5 年带队学生参加生产实习,深入生产一线,了解汽轮机工作原理、运行检修过程等,积累了较为详实的应用实例,有助于理实结合,打造高阶课堂。依托本课程的“《汽轮机原理》混合式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2023 年立项为全区普通本科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一般项目;拥有“一种汽轮机可拆卸式罩壳”新型实用专利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