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日期:2017-12-11
点击:10625
2017年已经接近尾声,人类在科学上不懈努力也结成了颗颗硕果。这是科技伟力对人类孜孜不倦的知识耕耘的犒赏。那么整个2017年都有哪些轰动学界的新闻资讯呢?小编特地为您回顾总结了2017的最热门的12项科学资讯,让您能够最快的纵览整个2017年的科学界动态,不遗漏任何一项新兴成就。
一、可进行跨癌种治疗的免疫药物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了PD1抗体药物(商品名:Keytruda,药品名:pembrolizumab)用于治疗MSI-H或者dMMR类型的多种实体瘤。这是FDA批准的首款直接按照生物标志物而不按照肿瘤来源就可以使用的抗癌药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意味着,不管是肝癌、胃癌、淋巴癌还是其他种类的癌症,只要病人经过检测,是属于MSI-H或dMMR类型的患者,就可以考虑用PD-1进行治疗,这一种异病同治的新见解。但是要精准地预测PD-1抗体的治疗效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突破人类极限的人工智能扑克大师
2017年1月30日,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Rivers赌场,人工智能对阵顶尖牌手的德州扑克大赛结束。由卡耐基梅隆大学(CMU)研发的人工智能程序Libratus大败顶尖职业选手,一举斩获20万美元的奖金。这在舆论界掀起轩然大波。虽然德州扑克的决策数量仅为10的160次方,相较围棋的10的171次方要少,但由于双方的"底牌信息"并不完全公开,这对于计算机来说是一种"不完整信息博弈"。而围棋对弈双方的信息是完整的、对称的,并没有隐藏的信息。因此,德州扑克的人机较量不仅仅是在搜索量上,也涉及了一个更加困难的方面——利用不完整信息做战略决策。这在一定程度上比阿法狗的围棋大战更加引人注目。这次对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研究团队, "这也不仅仅是扑克。我们开发的算法…可以处理任何不完整信息的情况,并依此做出最好的策略," 团队主创桑德霍姆先生说道,他和博士生诺姆"middot;布朗共同开发了这个系统,"这个技术可以应用在各个领域与人类博弈,比如商业谈判、军事战略和大型银行使用的高频交易系统。"
三、基因治疗新试验突破血脑屏障
美国森特维尔弗吉尼亚州一名患有1型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1)的小女孩Evelyn,接受了一种基因疗法,这项治疗为她的身体提供了一种至关重要的缺失蛋白质。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1的患儿,通常会在2岁左右被夺去生命。而接受治疗后的Evelyn现在看起来却十分健康。基因疗法是一种注入到静脉中的一次性疗法,在以往的治疗实践中效果并不总是理想。而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1的相关研究取得了重要技术突破,它通过将一个携带治疗基因的新的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AAV9——注入患者静脉血管,可以使治疗基因穿过脑血管屏障运送到中枢神经系统。这次试验的主持者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一种基因疗法在致死性疾病中产生如此好的影响。"这一次试验性的基因疗法的成功使基因治疗研究再次为人们所关注,也为基因治疗这个一度陷入困境的研究领域带来了曙光。
四、科考队采集到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冰芯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科考队在南极阿伦山(Allen Hills)地区采集到了一块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冰芯样本。它可以被追溯到大约 270 万年前,较此前钻探到的最古老的样本还要早 150 万年以上。该冰芯样本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其提供的样本信息,能将让我们对过去数百万年的地球气候变化有更深入的见解。百万年前地球大气层的温室气体以气泡的形式被记录在了冰芯里。这为超过两百万年的气候信息提供了直接证据,这是本次研究最激动人心的一点。基于该冰芯的研究发现,当时的二氧化碳水平还不到300ppm(百万分之一)——比今天的405ppm要低不少——这或许能为人们寻找"是什么触发了冰河期"这个问题的答案提供重要线索。这样的研究结果对科研团队来说分外重要,而他们下一次的目标是要发现年龄超过500万年的冰芯。
五、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中子星碰撞
全世界多个机构的天文学家联合宣布在NGC 4993星系观测到了一例双中子星并合现象。全世界的天文学家都为这一刻兴奋不已,他们的目光、设备都聚焦在一处:那1.3亿光年外的波动来源。有趣的是,根据研究估算表明,这样的一次碰撞,应该能产生相当于300个地球质量的黄金;而地球上的大部分贵金属应该都是以往由这样的过程带来。研究者预测这种相撞还会产生巨量放射性元素,它们的衰变将在短时间内发出大量的光,亮度应该能达到新星的1000倍左右,因此这个相撞现象又被称为"千新星"。当然,今天再去千新星找金子的梦想是不现实的。千新星扔碎块的速度大概是光速的0.1-0.3倍,意味着这次观测到的千新星扔出的金子就算有几块对准了地球,飞过来也需要大概5亿年。但是千新星还有一个厉害得多的特点:它除了自己的明亮可见光和红外线,还应该伴随着其他强烈的天文信号,比如二次射电辐射,短伽玛暴,伽玛暴余晖,还有——为大家所热议的引力波。等到高能宇宙线和中微子的天文台都能够加入观测队伍之中时,人们就有希望真正地看到它的全貌了。
六、生物学界掀起预印本热潮
虽然在期刊上发表论文依然是绝大多数生物学家的首选,但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利用在线预印本文本库呈现自己的成果。尽管预印本的发表形式已经在物理学界流行多年,但对于很多生物学家来说,这还是一种相对新潮的尝试。这一普及近来逐渐加速,其原因在于众多知名科学家对于预印本发表的支持,以及纽约冷泉港实验室(CSHL)在2013年发起的非营利性预印本文献库bioRxiv。如今,bioRxiv已经存放了1.5万余篇论文。不过,和物理学界相比,生物学界对预印本的热情方兴未艾。目前BioRxiv拥有1.1万余名通讯作者,其中56%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同时也有上百名生命科学家在其他免费的非营利性以及PeerJ预印本等商业服务器上发表文章。诸如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等计算领域的研究人员均是bioRxiv的早期采用者。而神经科学家在接纳这项服务时比较迟缓,但该领域却是目前bioRxiv的最大分类之一,占全部论文的15%。预印本能够促进健康的竞争,提供众多可贵的合作可能,这对生物学界无疑是一个福音。
【文/吴菊琴 图/网络 责任编辑/王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