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日期:2025-06-23
点击:3434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教育工委、教育厅<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精神,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建设质量,6月2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研室召开专题研讨会,围绕文件要求及2025-2026学年课程开设进行深入交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
会上,教研室负责人蒲淑慧领学了《通知》的核心内容,强调要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政治方向和时代要求,深化铸牢教育教学改革。她指出,作为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需紧密结合宁夏地区特色,聚力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新亮点,有效拓展铸牢教育阵地和实践活动空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不断增强 “五个认同 ”,树立“四个与共”的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研讨环节,与会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踊跃发言。刘春燕老师提出,新学年课程建设应注重“三个结合”:一是结合宁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融入地方红色资源与民族团结典型案例;二是结合数字化教学手段,有效利用学校思政课VR体验中心开发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模块;三是结合学生专业背景,设计分层分类的教学项目,增强课堂的针对性。华彩霞老师提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历史人物自编自导情景剧方式,以及通过聘请老红军、老战士、理论宣讲先锋开展相关专题讲座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青年教师朱莹则建议,可依托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研学,推动理论学习向实践转化。
刘彦强副教授在总结中强调,要立足学校“西部特色、民族地区优势”,打造具有示范性的课程品牌:一是贯通两学期、一学年开设课程,实现对大一学生铸牢教育的全覆盖;二是优化教学设计,充分挖掘全区历史文化、红色革命、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等资源,拓展课程深度广度;三是创新教学方法,运用情景教学、案例研讨等方式增强课堂感染力,切实帮助学生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
下一步,教研室将围绕《通知》精神,重点推进课程大纲修订、教学案例库建设及教学资源整合等工作,力争推出系列特色亮点成果,为全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