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能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银能校园

邱海梅:二十三载躬耕银能教坛,高尚师德引领学子成长

2025/11/06
888

银川能源学院“师德楷模”邱海梅从教二十三载,她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座右铭,扎根教学一线,在语言教学创新、学生成长陪伴、科研实践探索与教学团队建设中步履不停,用专业与坚守书写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育人篇章。

打破课堂边界,让语言教学“从书本走向实践”

讲台是邱海梅深耕二十三载的“主战场”。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与国际视野,她跳出传统语言教学“重理论、轻应用”的局限,将语言知识与文化理解、职场实践、思维训练深度融合,让枯燥的语言课堂焕发生机。

《商务翻译》课程上,她对标外贸企业交易流程引入“模拟商务情景翻译”项目:从产品说明书术语核对,到外贸合同条款解读,再到跨境沟通信函撰写,让学生在实操中既掌握翻译技巧,同时又能提前熟悉职场需求。有学生反馈:“邱老师的课让我知道,语言学习能直接解决工作难题。”

《跨文化交际》课堂中,她采用“情景模拟+翻转课堂”模式,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国家商务谈判代表,在模拟“文化冲突”中理解跨文化沟通逻辑,还结合自身经历用真实案例让抽象理论可感可知。

多年来,她主讲的《商务翻译》《跨文化交际》等课程在历次教学测评中均列全院前茅,《大学英语》获校级教学质量奖一等奖。教学竞赛方面,她带队获“教学之星”全国复赛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2次斩获全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还获宁夏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三等奖,邱海梅教授用一张张奖状印证“教学能手”的称号。

亦师亦友,用陪伴照亮学生成长路

“教师的职责不只是教知识,更要帮学生找方向、驱迷茫。”邱海梅常说。课堂上,她对作业质量、课堂表现严格要求;课堂下,她是学生的“暖心人”,无论学业困惑还是生活难题,都耐心倾听、全力帮忙。

曾有一名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因连续两次《大学英语》挂科想退学。邱海梅主动对接,未批评说教,而是帮助他梳理学习难点,制定“每周2次课后辅导+每日1篇短文背诵”计划,从基础语法补起,逐句批改作文,陪学生分析错题;学生情绪低落时,她分享自身求学经历鼓励学生“慢慢来,每点进步都值得肯定”。一学期后,该生顺利通过大学英语考试,并在教师节给老师送祝福时提到:“没有邱老师,我早放弃了。”

在指导学生竞赛方面,她常牺牲休息时间,从“外研社杯”演讲比赛的稿件打磨,到商务英语实践大赛的方案设计,陪学生反复模拟演练。在她的指导下,学生获“外研社杯”系列比赛省级一、二、三等奖12项,全国大学英语竞赛宁夏赛区一等奖1项,商务英语实践大赛西北赛区三等奖1项。而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指导教师”“优秀论文导师”。邱海梅教授用一张张奖状印证了“教学能手”的称号。

科研赋能,做扎根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在专注教学育人的同时,邱海梅从未停下科研探索的脚步。为让教学贴近职场需求,她考取“高级国际贸易师”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

在学术研究方面,她坚持“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近年来,邱老师主要参与宁夏社科规划项目、高校科研项目、“十四五”规划项目各1项,主持自治区级高校课程思政精品建设项目1项;结合教学实践出版《商务英语翻译实践教程》等教材5部,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含3篇核心期刊)。

在学校评估、学院专业建设等关键任务中,她主动担责,从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到到准备评估材料,常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同事们说:“有邱老师在,我们心里就有底,她总能理清思路、统筹兼顾。”

薪火相传,做团队成长的“领航者”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外国语学院教研室主任,邱海梅以真心“传帮带”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在学院定期组织的教学研讨与观摩活动中,邱教授每周带头“集体备课会”共析教学难点,在每月“课堂观摩课”上分享创新方法;对刚入职的青年教师,从教案设计到竞赛备赛,手把手指导。

青年教师张萌刚入职时,对“课程思政”融入外语教学困惑不已。邱海梅分享教案、课件,陪她分析课文思政元素,逐字修改教学方案;备赛宁夏高教教师教学大赛时,从语速控制到PPT字体大小逐一调整。最终,张萌斩获该赛事一等奖。截至目前,邱教授已指导5名青年教师,其中1人获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1人获校级说课三等奖。

“选择教育,就是选择一份需要坚守的热爱。”二十三载春秋,邱海梅用精湛业务、温暖情怀、无私奉献,诠释“师德楷模”内涵。如今,她仍坚守教学一线,用光和热照亮更多银能学子的成长路,也带动更多教育工作者在立德树人道路上坚定前行。(人事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