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夏新闻8月31日电 (徐英凡 通讯员 赵桂生 杨尚文)今年,银川能源学校完成招生录取7600余名,其中普通高考招生400分以上学生逐年提高,实现了招生就业从数量“双旺”到质量“双优”的转型。
2025年,全国多省民办本科高校在经历四轮补录后仍面临大规模缺额,“银川能源学院稳中有增,吸引大量务实考生,得益于学校持之以恒抓内涵建设、特色建设”学校理事长、执行校长吴玉聪介绍说。他表示,学校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锚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筑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两个坚持,着眼立足于民族地区办学,立足于内涵发展,立足于人才培养质量三个立足,聚焦加强专业建设,夯实师资队伍,强化规范管理,确保经费投入和条件保障四个重点,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面对市场变化,学校迅速调整专业设置,缩减就业率低的专业,增加新兴领域专业。根据人口结构变化,社区日益成为服务与治理的关键单元这一特点,主动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号召,经过周密调研与充分论证,率先在全区设本科社会工作专业。根据学校75%的毕业生服务宁夏和西部地区特点,学校要求每个专业至少开设一门服务西部实务课程,组织学生到宁东能源基地、乡村社区等实践教学,确保教学紧密对接一线实践,培养真正“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专业人才。根据学生家长对学校教学质量、生活质量等全方位的要求,学校全面升级学生公寓,从“住得好”到“成长好”,从“基础保障”到“品质生活”,让学生在优质环境中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担当。
“就业率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学校连续两年获自治区就业工作一等奖”。学生就业处处长顾凌云介绍说,他表示,只要涉及学生就业工作,全校上下总是提前谋划、多措并举、综合发力,帮助毕业生迈好走向社会第一步。学校先后与地方政府、工业园区、企业等数百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开展人才供需对接合作,搭建供需直通车。举办“就业准备三过关、就业创业系列讲座、典型事迹宣传、职业规划大赛、职业生涯活动周”等活动,不断提升毕业生的求职能力。始终高度重点群体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建立“一人一档”“一生一策”的就业帮扶台账,“一对一”配备专门人员进行帮扶指导,动态跟踪重点群体未就业毕业生的求职进展。仅2025年毕业季,学校举办“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校园双选70场次,吸引了来自北京、安徽、江苏、陕西、内蒙古及宁夏区内外的537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17792余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500余人,涉及机械、电气、能源、财会、教育等多个领域。
“‘专业教育+国情教育+使命教育’是学校的特色培养体系,正是这一特色,促进了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和生源质量的逐年提高”。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张九鼎介绍说。他表示,始终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写入育人总体规划。学校图书馆、教学楼走廊里,老一辈扎根西部英模人物的老照片与优秀毕业生在西部地区的工作照相映成趣;实训基地墙上的铁人精神标语旁,挂着新时代学子取得一系列成绩荣誉证书。大力推广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不管是多功能活动室、辅导员工作站、心理咨询服务室,还是领导接待室等功能空间,无一例外引导青春坐标锚定国家需要。学校每年派出近千人次参与西部专项实践,这种深度融合实践的教学模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