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 工 学 院
(一)专业名称: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特色: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与福州大学实施“2+2”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宁夏、辐射周边,面向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新能源综合利用等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能够在化工、炼油、能源、轻化工、医药和环保等领域从事化工生产操作、化工控制、化工设计、技术开发、化工产品质量监控、化工生产管理、化工产品开发等方面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 面向化工、能源、环保等领域生产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等工作,也可从事技术服务、生产监督、质量检验等工作。
(二)专业名称:能源化学工程
专业特色:结合宁夏及周边能源经济发展,以“清洁能源”为特色,培养适应能源市场发展需要的、具有从事能源化工领域的科研、生产、设计、技术和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培养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宁夏、辐射周边,面向煤化工、能源材料、石油加工等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化学和能源转化与利用、能源化工工程实践、设计及管理等专业知识和工艺设计、科学研究、技术管理等职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面向涉及化工和新能源化学工程、新能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等领域从事能源化工生产操作及产品质量监控、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化工生产管理、化工产品开发等工作。
(三)专业名称:食品质量与安全
专业特色:考研上线率高,培养具有“精加工+强质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立足宁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具有扎实的食品质量与安全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在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和科研院所等相关部门从事生产加工、质量控制、分析检测、安全评价、管理、技术开发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面向相关食品企业、检验机构、认证机构、监督管理部门和教育科研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食品生产、分析检测、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安全评价、质量认证、监督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四)专业名称: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专业特色:就业“刚需”,考研上线率高,集农业设施工程、环境调控与作物栽培为一体的交叉型学科。
培养目标:掌握现代设施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体系下的蔬菜、果树、花卉等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和基本职业能力,能够在设施农业及相关农业农村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产品制造、产业开发、农业技术推广、园艺植物繁育、农业经营管理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面向农业类公司、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农业园区规划与设计、工厂化育苗及管理、蔬菜、花卉、果树等园艺植物设施栽培与管理、葡萄栽培与酿造、农业产业大数据分析、设施园艺产品与资材进出口与营销、设施园艺高新产业技术推广、园艺综合经营与管理等。
(五)专业名称:安全工程
专业特色:就业面广泛、市场人才需求量大、供不应求。
培养目标:面向安全环保部门、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新能源综合利用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安全工程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能够在环保、化工、炼油、能源、轻化工和医药等领域从事安全技术工程、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技术研究、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评价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安全评估与咨询等方面工作,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安全工程专业是综合性专业,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专业,可在政府、事业单位,从事安全监察、管理工作;可在高校、科研院所,从事相关教学、科研工作;可在大型施工企业、大型厂矿、生产型企业,从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场安全教育、企业安全管理、工伤事故处理及职业病防治等工作。
二、电 力 学 院
(六)专业名称:能源与动力工程
专业特色:该专业是我校最早获批的本科专业之一,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建设专业和重点建设学科,是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国能宁夏大坝三期发电公司是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立项升级新能源现代产业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宁夏、辐射周边,面向火力发电厂、新能源利用及其他相关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工程、新能源利用、节能与环保等方面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能源动力工程师的职业能力,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内的电厂热能动力、新能源利用和动力机械的安装、运行、检修、调试、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本专业的就业前景较好,就业率多年位居全国就业排行榜前列,毕业后能够进入火力发电厂、新能源发电企业、各企业动力车间从事设备管理、运行维护、实验等工作,及能源动力类科研院所从事热能动力设备检验、测试等工作。近三届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其中80%都进入央、国企及大型国有企业从事能源动力专业相关工作。主要就业单位:国家能源集团宁夏公司所属发电企业(央企)、山东能源集团所属发电企业(国企)、内蒙古能源集团所属发电企业(国企)、其他地方发电企业及电建公司如:甘肃电投、陕西能源、宁夏电建、中核工程公司等。
(七)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特色: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已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特色。
培养目标:该专业立足宁夏、辐射周边,主要面向电力、电气自动化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电气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能够在电机及其控制、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等工程领域从事电力系统、工矿企业等相关行业的电气工程设计、系统运行、设备维护、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电网公司、电力系统、发电企业、电力设计、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光伏风电企业、高校等。
(八)专业名称: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专业特色:依据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结合国家智能电网建设之急需而开设。以智能电网为背景,引入信息技术与控制技术,形成强电与弱电并重的复合型新学科,培养具有电气工程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宁夏、辐射周边,面向电力及相关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电气工程和信息工程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能够在电气工程、智能电网、通信工程、新能源等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系统运行与维护等方面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面向电力行业、信息技术产业、高等院校及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生产、科研及相关部门从事电力产品设计、研发、制造、技术支持、电力信息系统运维等工作,或在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应用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攻读智能电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九)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专业概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门融合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工程学科。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控制、维护及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人才。
2.课程设置:本专业课程设置涵盖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多个方面。核心课程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制造工艺学等。此外,学生还将接受实验技能、工程实践等训练,以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就业前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的人才,毕业生可以在制造业、能源、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控制、维护及生产组织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将更加广阔。伴随着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数字化制造等新兴领域,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十)专业名称:新能源汽车工程
1.专业概述: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属于机械类专业,是一个融合了汽车工程、能源科学、电力电子、自动控制、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专业。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快速地发展。本专业培养具备新能源汽车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设计、制造、测试、运维及市场推广等方面的人才。
2.课程设置: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汽车理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电器技术、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的维护与故障诊断。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先进的仿真技术、实验技能以及项目管理等课程,以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就业前景:随着全球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毕业生可以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能源企业等领域从事新能源汽车设计、研发、制造、测试、运维及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相关产业链上的其他领域也将对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人才产生需求,毕业生将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十一)专业名称:智能制造工程
1.专业概述:智能制造工程本科专业是一门融合了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的交叉性工程学科。本专业培养具备智能制造领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从事智能产品设计、制造、控制、维护以及智能化工厂规划与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2.课程设置:智能制造工程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广泛而深入,包括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床数控技术、机电传动控制、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智能装备及其故障诊断等。此外,学生还将接受实验技能训练和工程实践,以加强其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就业前景: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型升级,对智能制造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制造业、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等领域从事智能产品设计、制造、控制、维护以及智能化工厂规划与管理等工作。预计未来,智能制造工程将成为制造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智能制造工程人才的就业前景将更加广阔。
四、商 学 院
(十二)专业名称:能源经济专业
能源经济本科专业是一门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能源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性、前沿性学科。该专业2019年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省(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该专业立足宁夏、辐射周边,面向化石能源、新能源、能源审计、节能服务、金融财务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能源企业基层管理、能源产品信息咨询、能源审计与企业节能减排、能源技术经济分析、能源实体市场与金融市场交易等方面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十三)专业名称:财务管理专业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是一门融合了管理、经济、金融、财务、税务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工程学科。该专业于2015年获批招生,2017年获批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19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获批自治区级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2023年获批首个数智财经产业学院。该专业培养具备资金管理、会计核算、税收征管、成本控制、生产运作、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纳税筹划、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内部审计、财务分析、经营决策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十四)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隶属于工商管理学科门类,是一个融合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数学与统计学、心理学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高度综合性、应用性专业。它致力于培养掌握现代劳动关系管理、绩效与薪酬体系设计、员工培训与发展、人才测评技术等核心专业知识,并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相关实务问题、实操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该专业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数据分析与战略思维等核心素养。毕业生能够胜任各类组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非营利机构等)在人力资源规划、招聘配置、员工关系、薪酬福利、培训开发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是现代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专业力量。
(十五)专业名称:审计学
审计学本科专业是一门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会计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专业。该专业于2020年获批招生,2024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培养具备企业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政府审计等岗位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业务实操能力,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能使用现代工具,完成业务的承接、处理和完结等各环节事项,从而能够胜任相关领域工作。
(十六)专业名称: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专业本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融合了管理学、工学、系统科学、信息技术等多领域知识的综合性专业。该专业于2016年获批招生,2020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培养具有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和工程思维,掌握坚实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具备团队精神和坚强意志的物流与供应链工程领域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
五、信息传媒学院
(十七)专业名称:数字媒体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隶属计算机学科,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本专业具有文、理、工、艺等学科交叉特点。
1.培养目标:主要培养掌握数字媒体技术相关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具有较高艺术欣赏水准与创意思维、较强工科创新设计与实践开发能力,具备良好合作精神和创新创业素质,能胜任影视与动画设计制作、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网络新媒体设计等工作的交叉型复合型人才。
2.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图形图像处理、构成基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影视基本创作原理、新媒体策划与运营、三维动画、数字声音处理、虚拟现实技术等。
3.就业方向: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有在游戏软件公司、动漫设计与制作公司、新闻传媒、教育与培训机构广告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制作、游戏设计制作及创意设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数字媒体等产品设计、管理等工作。
(十八)专业名称:物联网工程
物联网工程专业于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本科学生,本专业积极探索实践“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经过七年的建设,已经初步建立起了“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相关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办学条件、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培养目标:旨在重点培养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ICT行业应用能力,包括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系统集成,硬件集成、运维等能力,掌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4G、5G通信领域的相关知识,能够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方面工作,养成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从事物联网、网络、智能仪器及应用的设计和云计算服务项目的实施、管理、系统分析、软件架构和开发等工作。就业职位主要有嵌入式开发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物联网系统架构师、物联网工程规划师、项目经理、产品经理、工程监理、运维工程师等。
(十九)专业名称:通信工程
1.本专业面向通信与信息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通信工程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能够在计算机、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信息通信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建设与运营、维护、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培养目标:具备岗位相关的较深入的通信技术、计算机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设计、建设、部署与运维优化的职业能力,达到业务骨干水平。能够应用专业技术分析解决信息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发挥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实施的骨干作用。
3.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光纤通信、现代通信技术、通信原理。
4.就业方向:通信工程专业可从事通信网络、通信系统和工程等相关领域研发、教学、维护、服务、管理等工作。主要在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制造商、互联网企业等数字基础设施相关行业从事信息通信工程实施、信息网络运营与维护、信息通信系统设计开发、电子产品设计开发、软件工程师等工作。
(二十)专业名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为信息传媒学院本科专业,标准4年制学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主干学科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应用数学,本专业是国家面向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明确提出的重大战略性新兴专业,属于“十四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中“上云用数赋智”行动的核心专业。
1.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大数据相关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面向大数据应用的数学、统计、计算机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能够在大数据相关领域从事数据采集、分析、服务、运维和开发利用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数据工程师和数据分析师。
2.主要课程:主干课程包括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Python程序设计、数据采集与网络爬虫、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技术、大数据处理、机器学习、大数据开发技术。
3.就业方向:数据工程师:大数据底层架构、大数据服务、运维和开发利用数据分析师:大数据采集、分析和建模,提供管理决策。
(二十一)专业名称:视觉传达设计
立足宁夏,辐射周边省区,面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主动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立足区域发展,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主动对接宁夏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将课堂教学与实战项目相结合,培养有创意、有担当,设计执行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培养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宁夏,辐射周边,面向行业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设计范畴内的市场调研、创意策划、设计创作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视觉传达设计思维、表达、沟通的职业能力,能够在艺术设计、文化传媒、出版印刷等领域从事平面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包装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方面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主要课程:构成基础、图形创意与装饰图案、编排与版式、广告设计、品牌与形象、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展示与陈列。
3.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在艺术设计、网络媒体、出版印刷、文化传媒等领域从事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品牌形象与策划、书籍装帧设计、会展与展示设计、三维设计、影视动画设计等工作。
六、土木建筑学院
(二十二)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专业是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治区级产教融合示范专业及校级重点专业。本专业立足宁夏,辐射周边,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懂设计、善施工、精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建筑、市政、道路桥梁、水利等领域从事勘测、设计、施工、监理、造价、咨询及运维等工作,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地方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二十三)专业名称: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专业成立于2016年,短短数年间实现跨越式发展:2017年入选校级培育项目,2019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紧扣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立足西北生态建设需求,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培养兼具设计能力、工程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十四)专业名称: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专业是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需求,于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本专业依托土木工程学科优势,融合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与工程技术,致力于培养具备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2023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并立项为校级重点培育专业。
(二十五)专业名称:智能建造
智能建造专业,该专业面向国家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战略和地区建筑业转型升级需求,融合BIM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通过智能信息技术赋能传统建筑业,培养具备数字建筑智慧工地智能化设计与规划、智慧工地运营与管理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七、文 法 学 院
(二十六)专业名称:秘书学
作为自治区一流专业建设点,秘书学专业以“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助力学生成长为能适应多元职场环境的精英人才。
1.立足新时代,培育复合型秘书人才。秘书学专业立足新时代人才需求,依托雄厚师资、创新教研与优质实训资源,致力于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秘书人才。
2.名师领航,构筑教学实力基石。专业汇聚18位专职教师,其中9位副高级以上教师领衔教学科研,形成“资深专家引领+骨干教师支撑”的黄金师资矩阵。依托这支队伍,秘书学教研室成功获批自治区一流基层教学组织,并建设自治区级一流课程,以系统化教学体系和前沿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夯实秘书理论、文书写作、行政管理等核心知识。
3.科研赋能,深化专业发展内涵。近年内,专业团队承担3项自治区级以上课题,围绕秘书实务、秘书岗位实训等领域开展深度研究,发表二十余篇学术论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创新。从公文写作规范到现代办公技术创新,学生得以接触行业前沿动态,培养学术思维与创新能力。
4.实践强基,培育职场核心竞争力。学院建设秘书礼仪实训室与秘书综合实训室,模拟真实职场场景,涵盖会议组织、商务谈判、档案管理等实训项目。学生可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实操等方式,系统提升沟通协调、应急处理等实践技能,无缝对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秘书、行政、公关等岗位需求。
(二十七)专业名称: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成立于2017年,作为区内唯一的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原则,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国情意识,具有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基础、熟练的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和社会工作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本专业于2018年获批校级重点培育专业,2021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3年获批校级重点专业,2024年获批集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共有在校学生431人,毕业生318人。
1.培养目标。本专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宁夏、辐射周边,面向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熟练的社会工作实务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伦理、社工精神及身心素质,能够在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领域从事社会服务、社会治理、社区管理等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核心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文化人类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伦理、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
3.专业特色。人才培养坚持“产教研用”相结合,积极构建“产业、教学、研究、服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教学坚持“校内+校外”“理论+实践”“高校+企业”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专业建设聚焦服务地方发展,学院积极构建“校-政-社”联动机制,引导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行业发展和社会实践,服务地方发展。目前教师入选宁夏社会工作人才库2名,宁夏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库1名,宁夏社会工作督导人才4名,银川市社会工作柔性人才引进7名,受聘担任永宁县部分社区“头雁领航”社区工作者导师5名。
4.毕业生就业去向。毕业生可选择到党委社会工作部、民政等政府部门,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体团组织,或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各类NGO从事调查咨询、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会治理、社区管理、社会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八、外国语学院
(二十八)专业名称:商务英语专业
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2+1+1”福州大学访学项目(2020)。本专业突显跨境商贸特色,以语言技能、商科知识的跨学科融合为核心,精心打造产教融合全方位培养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为宗旨,培养具备卓越跨文化沟通能力,深厚商务贸易素养、熟知跨境业务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1.核心课程:本专业设英语技能和“英语+商务”跨学科复合两个课程模块,核心课程有: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写作、商务翻译、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商务导论、语言学导论等。
2.就业去向: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实操能力,职业发展前景良好。毕业生就业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贸易、语言教育、旅游服务、涉外接待、航空服务等领域的相关工作。
九、教 育 学 院
(二十九)专业名称:学前教育专业
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理论与学前教育专业技能两个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69人,副高及以上职称5人,占比7.25%;中级职称17人,占比24.64%;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68人,占比98.55%;“双师型”教师7人,占比10.14%。学院拥有完备的教学实训室46间,总面积4000余平方米,设备总值370余万元,分别在王太校区和滨河校区开展教学实训工作。依托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与区内多家幼儿园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为学生见习、研习和实习提供实践平台。
1.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师范生认证核心理念,构建“艺术素养+专业技能”双轨培养体系。旨在培育兼具扎实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服务于幼儿园、早教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各级幼教管理部门等领域。本专业立足地方,辐射周边省区,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跨学科知识结构与能力,以及一定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且具有较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2.核心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卫生学、中外学前教育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3.就业方向:幼儿园及各类托幼园所、幼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