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财经类专业集群

发挥数智财经产业学院资源集聚作用,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依托合作企业的资源优势,建设了用友网络财会类校外实训基地和南京证券金融类校外实训基地,与新道科技共建校内VBSE商业综合实训室,融合财经管理类各专业的综合实践通过仿真模拟企业商业环境,认知实习、课程实训、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实行企业导师和校内专业教师“双导师”指导,进一步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
三、校企深度融合,共同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院在财经管理类专业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课、指导实习实践,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管理与技术服务,企业管理人员将企业实践转化为教学内容,将一线工作经验应用于实际教学。聘请用友网络、华龙期货等企业管理人员担任产业学院产业教师、实践导师,参与相关课程授课、毕业论文指导,定期来学校开展专业学术讲座、职业发展规划、就业教育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业观、就业观。同时,中青年教师参与企业实际生产管理工作,有效提升了教师管理实践能力、团队创新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
四、定制行业案例,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
依托能源经济、财务管理两个自治区一流专业建设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实践课程体系,以数字商业社会全景为基础构建一体化综合实训,运用数字孪生、VR、AI等新一代教育技术,充分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企业级数字化技术,搭建数字企业、数字产业链、数字商业社会的三层全景数字孪生环境,构建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产业为基础业态的多行业仿真模拟系统,增强了实践实训教学效果。
五、共同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开展专业教育
与企业共同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和校外实习指导书,联合开展证券模拟交易大赛、会计技能竞赛、投资者风险教育等活动,以及投资者风险教育、金融防诈等教育活动实现经管类专业学生全面普及,企业投资竞赛活动和学院文化建设的经费,增强了学生专业认同感和专业素养。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课外兴趣小组等,每年定期举办“银川能源学院南京证券杯”证券模拟交易大赛,已连续举办6届,参赛学生超过10000人次,有效推动了学风建设。
文稿来源:教务处
编辑:杨仕琦
校核:王海花
监制:杨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