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日期:2020-12-07
点击:9728
(一)启动预案,即刻上报事件
得知情况后,我第一时间联系上级领导,启动危机事件应急预案。在与小丁的密切接触人员电话或当面沟通后,快速了解相关重要信息,对事件进行基本把握和基本判断,并将相关情况整理后,即刻上报上级领导,听取进一步行动指示。
(二)掌握情况,及时到达现场
我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与寝室成员、小丁家长、小丁亲友及时联络,确认相关人员情况。成立包括班长、寝室长等学生骨干在内的应急安全小组,顺藤摸瓜,找寻重要线索。及时与保卫处联络,调取小丁出入录像,掌握他的行径踪迹。期间,我一边持续拨打小丁电话,不放弃任何可能,另一边做好小丁家长与小丁亲友的安抚工作。
(三)协同联动,全力找寻学生
在上级领导的指示下,与小丁家长、小丁亲友、班长、寝室长等人员开展搜寻,与学院、学生处、心理健康中心、保卫处等部门保持密切协作,协同联动多方力量,保证全力找寻小丁,以防意外发生。利用微信、QQ、电话、短信、GPS定位等现代技术手段和联络方式,全力联系小丁本人。此时必须注意,小丁可能存在一直失联的情况,一旦失联超过24小时及时报警,协助警方开展找寻工作。
(四)知己知彼,重在情感疏导
万幸的是我们找到了小丁,在被找到后,我首先稳住他的心理状态,安排应急安全小组的学生骨干专人看护。待小丁情绪稳定后,进行深入的谈心谈话,了解事件缘由,重在倾听需要。由于学生情感压抑过久,身为辅导员也要与相关领导老师、心理咨询老师一同开展辅导工作,对事件引发的实际问题,要着重关注,尽力帮助他解决诉求。之后,我也联系家长到校,与学生当面交流,安抚家长情绪,并告知家长学校的相关管理规定,向小丁父母下达了《学生心理状况告知书》,并建议他们带着小丁前往相关医院进行专业的诊断治疗。
(五)跟踪关注,强化教育管理
事件过后,我每周与小丁定期谈话至少一次,多次深入宿舍,了解近期表现。对于小丁本人存在的违反规定私自离校、旷课等现象,我要求他严肃对待,向其说明了学校管理规定,对小丁行为予以提醒和约束。为确保安全,我继续保留包含寝室长、班长等学生骨干在内的应急安全小组,密切关注学生的后续状态。当然,还要与心理健康中心保持协作,每周为小丁安排专业的心理咨询,进行持续的心理疏导。
(六)完善机制,落实三全育人
对于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需要辅导员重视起来:一要全员参与,按照学校安排,开展心理健康排查工作;召开年级会,宣传心理健康政策,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心理健康中心。二要全过程跟随,对于有心理疾病史的学生,成立应急安全小组重点关注,并定时定期与其谈心谈话,引导学生乐观面对大学生活;在学校、学院、年级开展的心理健康活动中,辅导员主动参与,积极融入。三要全方位部署,在年级、班级分别设置心理委员、安保委员岗位,安排学生骨干时刻关注大家学习、生活、网络等动态;召开全体寝室长会,打通班级心理建设最后一公里,引导寝室长关心关爱室友,一旦发现异常,第一时间与老师联络。
其实关于小丁事件,并不是来自个体的警示,而应是群体的反思。高等学校内,有着众多"带病"入校的学生,他们往往看起来平静如常,但殊不知其内心备受煎熬。在我看来,当学生出现相关问题时,辅导员最需要做的就是关怀生命和保护生命。生命是可贵的,对每个人来说,只有那么一次,青春芳华的年纪,可能会有一时的不快,可能会有一时的心塞,但是辅导员就是要让这些不快和心塞的阴霾挥散而去。愿我们都能够成为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那束光,照亮他们,也照亮我们自己。
本文仅用于学生工作队伍交流学习,已注明转载,如有不妥,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文字来源 | 河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张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