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
高校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场所,是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因此,铸造这些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未来是一项任务艰巨、过程复杂、影响深远的工作,而辅导员老师则担负起这项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面对新时期新的挑战,不辜负祖国人民的嘱托,托起民族的希望,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应与时俱进,要提高新认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在角色认知与实践多个层面上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新时期的学生工作,不仅要管理育人,更要注重服务育人。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做一名管理者,还要做一个服务者,做一个指导者、咨询者。
(一)专注用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高校学生代表着年轻有活力一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培育这些栋梁之才是高校使命,辅导员应恪守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的职业守则;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要服务学生成长,提高身体素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三深入:由"深入班级、深入课堂、深入宿舍"到"深入QQ、深入贴吧、深入微信"
(三)三面镜:用好"显微镜"、"后视镜"、"望远镜"
(四)新思维:培育"意见领袖",引导"布朗运动"
总书记也提到"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这是给我们提出要求,我们不做青年官,要做青年友,要引导青年学生,把青春梦和这个时代的中国梦相结合,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相结合。
我们会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把各项工作落实,激励学生把青春梦融入到中国梦中,成为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
(五)新方法:巧用"冷处理",化解"热问题"
首先不纠缠于具体事件的对错分析,而站到一个较高的角度看待同学的表现,让当事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这件事带给宿舍其他同学的影响?②班里其他同学知道这件事后对她们两个人的看法?③这里面自己的错误是什么?为什么你们两个人会吵起来,而不是和别人,让他们自己总结自己的错误,有助于启发他们反省自己的言行,点出冲突双方共同的错误,给当事人时间去改正错误;布置宿舍和班级内的同学给两名同学创造合作的机会,让她们在合作中互相理解。"ensp;
不仅如此,在处理学生矛盾和学生个人问题时,我们还要关注方法和技巧。比如,平时在做工作时,有时会犯这样的毛病:知道某个学生有什么缺点,和他谈话时就一直劝他一定要改掉这个缺点,不改就怎么怎么样。虽然你是对的,但是学生很难接受你。如果他再认为你讲得不对,那就适得其反了。最重要的是要在思想沟通的方式上,让他先接受你,不对你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很多工作就容易多了。当然,前提条件是对谈话的对象要比较了解,让他觉得你是真正在为他着想,而不是要完成什么任务。现在的学生同以往有所不同,不是任何的灌输性教育都能奏效。
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辅导员的实际目的出发,对于谈话的效果而言往往更有效;学生从内心来说是希望同辅导员交流的,只要辅导员摆好位置,做工作有很大的空间
二、应材施教,有教无类
当前,我国开展现代化建设,落实党和国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在新的时代和历史的条件下,要运用"因材施教",落实"有教无类"。
(一)全员性与"关键少数"
(二)全程性与阶段性
三、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在面对新时代的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努力做到"口中有理、手中有宝、胸中有则"。因此,辅导员要加强学习,饱读诗书,关注时事,提升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口中有理
加强学习研究,提高辅导员对意识形态热点难点问题的解释能力。在社会思潮极其复杂的今天,高校辅导员应当加强学习研究,自觉掌握意识形态理论、中外意识形态辨析、意识形态发展规律、意识形态工作范畴、意识形态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增强自身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说服力,夯实其在工作中引导大学生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落后思想文化侵袭的话语权。
(二)手中有宝
精通传媒工具,增强辅导员应对意识形态工作网络化的把控能力。在自媒体时代下,各种言论和观点可以快速地扩散并获得反馈,自媒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传播信息、交流思想、宣泄感情的重要媒介,而在这"观点自由的市场"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受到冲击。高校辅导员必须用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去学习网络发展规律、新媒体运用方法,提高自身胜任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要在网络阵地上不断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战斗力,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去占领一切网络化的思想文化空间。
(三)胸中有则
注重方法择取,提升辅导员开展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的感染力。教育方法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在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实现有效正向流通,所以辅导员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要深入把握学生特点和内在需求,积极探索价值观教育与环境变化的内在联系,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研究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方法,把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注重实践的体验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校园文化活动中,增强辅导员开展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宰相必起于州府,猛将必发于卒伍
(一)因势而新、因时而进、因势而化。
当代
大学生处在网络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时代,求知欲强,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多样化、
个性化成长的欲望强烈,个性张扬,更加注重个体的价值。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政治理论素养,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不断研读党史、国史、马克思主义科学经典书籍和文献,认真学习最新理论文件,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关注思政司政策文件和最新动向;关注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辅导员征文大赛、辅导员网络平台建设;关注学校发展动态、关心学生动态、重视专题培训、加强学习交流。关注校级、市级、国家级辅导员科研项目、辅导员精品项目、辅导员海外研修、辅导员骨干培养、辅导员交流等
(二)加强学习、提升能力、关照自己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对于高校辅导员的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告诫: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我们就能朝着正确方向前行,否则,就会迷失方向,找不到归
路。思想政治工作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形成常态化、动态化、系统化的工作格局,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推向深入,才能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上练出真功夫,拿出硬功夫。
成长很重要,尤其是年轻的辅导员,如果没有在工作中成长起来,很容易陷入事务性工作的滔滔江水之中。不知道提升自己的辅导员,会被时代所所抛弃。辅导员的选拔门槛相对较高,很多优秀的人才(在校期间的学生骨干,品学兼优)走上了辅导员岗位,如果不注意提升自己,长期看就会后劲不足。基层辅导员工作是繁忙的、辛苦的,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在与学生打交道、组织班会、开展辅导、举办活动、处理事务性工作等等,不仅深入寝室、班级与学生交流,还要奔走于各职能部门和会议室之间,可以说"两眼一睁,忙到天黑",很多辅导员就是因为长期在这样的工作中得不到相应的成长而选择了离开。因此,我们需要适时给自己留出时间和空间,提升自己、锻炼自己,不要与时代脱节。
(三)居安思危,关注趋势
正如原央视著名才女张泉灵所说,永远保持随时可以离开的能力和魄力。在一个工作岗位、在一个行业呆久了,最可怕的事就是产生惰性,不愿意逃离舒适区,久而久之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和果断抉择的勇气。时代在变,没有一个时代是一陈不变的,高校辅导员需要有审时度势的能力,时刻保持求知若渴的精神、时刻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与时俱进方得始终。如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智能化、互联互通正在改变着教育的形态和模式,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在发生巨大变革,新一代的青年人思想方式也与以前大不一样,身处一线的辅导员,如果不前进,那一定是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