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日期:2025-10-14
点击:1476
周末闲暇时看手机,忽然萌生了为学院创作一首视频歌的念头。念头一旦冒出来便按捺不住,我立刻花了一整天时间,从学院官网、手机相册到校园随手拍里,一点点搜集那些藏着故事的素材——有炎日下师生在工地挥汗如雨的瞬间,也有教室里老师一支粉笔画未来的剪影。
落笔构思时,脑海里满是鲜活的校园画面:实训楼前学生们调试的测量仪镜头里,恰好框住了远处贺兰山的轮廓,硬朗的仪器与苍茫的山脉相映;深夜的实验室依旧亮着灯,几个身影围着电脑屏幕上的BIM模型低声研讨,指尖划过的线条里满是对未来的构想;而穿城而过的黄河水,更是无声滋养着这座城市,也滋养着学院里每一份向上的力量。就连傍晚的篮球场旁,都能看见抱着专业课本的学生,借着路灯的光在笔记本上画草图,晚风掀起书页的声响,都像是在为他们的专注伴奏。
我始终在琢磨,怎样才能让这首歌既有专业领域的厚重感,又能装下师生们的青春记忆。于是决定从最日常的场景取材:学生们戴着安全帽在工地记录数据,笔尖在表格上划过的沙沙声,是对专业最踏实的敬畏;讲台上,老师们拿起粉笔推演公式、展示图纸,眼神里的光,点亮了台下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就连实训课结束后,学生们围着老师追问细节的场景都格外动人,沾满泥土的手套搭在器材箱上,却不妨碍他们眼里闪烁的求知光芒。这些细碎的瞬间,让“钢筋为笔、黄土为纸”的专业浪漫,多了份触手可及的温度。
最终,我试着通过地域与专业融合,写下“以黄河为墨绘蓝图,以贺兰为骨立脊梁”,让母亲河的温柔与山脉的坚韧,融入学院“土承天下,木载苍穹,巧匠良工,万里鹏程”的专业情怀,既呼应了土木筑基、匠心筑梦,造价赋能、智造未来,园林塑魂、绿美共生的专业特色,也暗合了建设家国的时代使命,使专业教育与时代需求同频共振。每一句歌词的打磨,都像是在为学院的故事配上最贴切的旋律——就像那些在校园里随处可见的、藏着专业与青春的画面,拼在一起,便是最动人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