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日期:2025-09-09
点击:979
为扎实做好新学期 “四史” 教育课程教学开篇工作,9月8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召开开学第一课集体备课会。教研室全体教师围绕 “传承抗战精神,厚植爱国情怀” 的核心主题,共同研讨新学期开学第一课的教学设计、内容取舍与教学方法创新,以确保“四史”课程开篇即能引发学生历史共鸣与价值认同。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而抗战精神是“四史”教育课程中重要一环,教研室以开学第一课为契机,尝试打造“四史”教育独特的“历史事实+精神解读+当代联结”三维课堂。经过热烈讨论,开学第一课以新华社“跨越时空”的对话短视频为引,教师指导学生选择心中最尊重的抗日民族英雄,并查阅资料了解其事迹和革命精神,从而设计一段专属某个抗日英雄的跨越时空对话并当堂交流讨论。同时教师结合学生分享情况随时引导学生注意结合具体史实解读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核,例如通过杨靖宇“胃里只有棉絮和树皮仍坚持战斗”的事迹,阐释“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达到精神内涵从史实中自然延伸,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最后教研室主任李晓玉提出开学第一课结合“四史”教育课程要体现出聚焦于“历史逻辑”的阐释、“时代价值”的衔接及“青年担当”的唤醒的独特性,以鲜活案例与理论阐释,引导学生深刻领悟青春的价值在于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青年的力量彰显于为时代浪潮勇立潮头。
此次集体备课会的召开,不仅统一了开学第一课的教学思路与内容框架,更为教研室教师搭建了交流研讨的平台,有助于提升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下一步,教研室将根据备课方案细化教学细节,确保抗战精神真正融入开学第一课,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