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以创新之笔 绘就时代篇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学第一课”集体备课会

日期:2025-03-12

点击:3647

紧跟时代步伐 ,奋斗开创未来。为提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核心的思政课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了开学第一课集体备课会。集体备课会聚焦“科技赋能文化传承”,以创新守护根基,激发学生的奋斗使命感。各门思政课都深入探讨了如何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当下热点紧密结合,为新学期教学工作打牢基础。

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对教师理论素养要求极高。尤其是在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当下,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思想在推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教学的关键所在。通过集体备课,能够充分凝聚教师的智慧,共同攻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集体备课环节,老师们围绕 “科技赋能文化发展” 与 “文化引领科技创新” 两大板块展开了热烈讨论。有老师以近年来火爆的数字博物馆为例,指出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使古老的文物 “活” 了起来,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形式与内容,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正是科技为文化产业带来的变革。同时,也有老师从科技创新的精神动力角度出发,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创新基因、探索精神,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像 “两弹一星” 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彰显了文化在科技发展进程中的强大支撑力量。

对于如何将这些内容巧妙融入开学第一课,老师们各抒己见。有的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入华为在 5G 技术研发过程中,既注重科技创新,又秉持中华传统文化中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精神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科技与文化融合在企业发展乃至国家竞争力提升中的重要意义;有的则提出运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抛出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新性发展?” 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进而深入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

通过深入交流,老师们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达成了诸多共识,为新学期课程的精彩开篇做好了充分准备。后续,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将继续夯实系列集体备课活动,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供稿: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