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时代青年论坛】我的马克思主义情怀

日期:2018-07-12

点击:24011

 十七岁的你会是豪情万丈、慷慨激昂,立志干出一番大事业;还是默默无闻、埋头苦读,安于做一个佛系少年?那时的你们对自己的有规划和认识吗?

    十七岁的马克思还没有留出后来大家非常熟悉的那一脸大胡须,他还只是特利尔中学里的一枚小鲜肉。那时他用一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作文让很多人开始反思自己也鼓舞了无数人让他们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这仅仅是一篇中学作文,当然还不是马克思的成熟之作,在马克思的思想宝库里,也不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我们从这篇作文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有了宽广胸怀,就树立了为人类的伟大目的而献身的远大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发源地北京大学考察,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广大青年要牢记 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自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争做新时代坚定有为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作为大二的学生我们既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回顾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100多年间,可以说,中国经历了一次次全方位、深层次的社会实验,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在纷繁复杂的思想主张间反复比较,在形形色色的制度模式中艰难试错,最终,在指导思想上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政治领导力量上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发展道路上选择了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用近百年徘徊、无数次屈辱这样沉重的代价换来的历史结论,是先辈们用几代人的苦难探索出的发展道路。我们青年必须倍加珍惜,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这就是历史的逻辑,也是当代中国青年对国家和民族、对我们自己和后辈所应当肩负的历史责任。新时代的我们要以更大的热情拥抱马克思主义,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来辨析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来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的认识,进而不断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人活着为什么要有理想?没有理想行不行?我们知道有句电影台词是:"人活着没有理想, 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人活着有了理想, 就有了"精气神",他所散发出来的 "气场",是与芸芸众生区分开来的标志,这种"天地正气"使他的人生富有质感、不虚此行。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只要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一致、永远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就一定能够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文:石油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1601班  丁瑞
             【责任编辑】刘兆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