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日期:2024-03-10

点击:11572


一、专业基本信息
专业代码:080216T
中文专业名称:新能源汽车工程
英文专业名称:New Energy Automobile Engineering
标准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  车辆工程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二、构建思路
遵循"学生中心、能力本位、职业导向"基本原则,反向设计课程体系,提升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的吻合度,健全自律自查自纠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保障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形成"三导向、二循环、一体系" 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思路。
三、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备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汽车服务等方面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能够在职业学校从事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的"一体化"职教师资工作,也能从事新能源汽车的装配与调试、性能检测、维护维修、技术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3~5年能够达到的目标:
(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二)具备新能源汽车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件应用和工程语言应用能力,能进行算机绘图、资料检索等基本技能,恰当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具有正确、熟练运用工程图纸、图表、数据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三)具备运用汽车专业的知识、技能和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方法,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法进行育人活动。具有较强的从事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的能力。
(四)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新能源汽车工程领域中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五)具备符合行业水准的工程行为,熟悉汽车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在本行业领域的团队中发挥一定的引领、协作、沟通及管理能力。
四、毕业要求
(一)理想信念坚定,身心素质良好,人文素养较高,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劳动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二)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外语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三)掌握现代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知识,具有一定识图和选用电子元器件的能力。
(四)掌握汽车服务工程、汽车服务企业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汽车行业工作需要的管理统筹能力。
(五)掌握汽车理论、新能源汽车构造等方面专业知识,具有对汽车原理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识别与性能分析的能力。
(六)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整车控制技术等方面专业知识,具有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产品性能理论和试验研究的能力。
(七)掌握汽车电气技术、汽车维修诊断等方面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汽车检测诊断与维修服务的能力。
(八)具有一定的汽车专业职业教育知识,能够作为职教师资在职业院校教学及管理工作中发挥有效作用。
(九)了解汽车行业的前沿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十)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十一)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鼓励考取"新能源汽车工程师""汽车维修工"等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五、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汽车理论、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
六、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 学分
1 公共基础教育
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16 54.5
军事课程 4
大学体育课程 4
公共基础课程 30.5
2 专业教育
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含实践课程) 54
专业课程
(含实践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 30.5 46.5
专业选修课程 8
毕业设计(论文) 8
3 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2 4
创新创业实践课程 2
4 通识教育
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16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通识选修课程 6
素质拓展课程(含社会实践) 2
毒品预防教育 0.5
美育教育课程 1
劳动教育课程 1
国家安全教育 0.5
生态文明教育 0.5
实践教学学分及占总学分的比例 55.875学分,占31.9%
合 计 175学分
 
七、主要实践教学
课程名称 学分 时间安排 进行方式
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 2 第一学期 集中训练
金工实习 2 第二学期 校内实训
驾驶实习 1 第三学期 企业实践
电工实训B 1 第三学期 校内实训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2 第四学期 校内实训
认识实习 1 第五学期 企业实践
新能源汽车拆装实训1 1 第五学期 校内实训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能实训 1 第五学期 校内实训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能实训 1 第五学期 校内实训
新能源汽车拆装实训2 1 第六学期 校内实训
师范教育技能实训 1 第六学期 校内实训
汽车维修诊断实训 2 第六学期 校内实训
生产实习 4 第七学期 企业实践
毕业设计(论文) 8 第八学期 分散进行
 
八、教学计划
表1:课程设置
课程
体系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开课学期及周学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3 4 5 6 7 8
公共
基础
教育
课程
B14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2 (16) C 2              
B14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32 (16) C   2            
B1400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 80 48 (32) S     3          
B14005 形势与政策 2 32 32   C     讲座    
B140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32 (16) C       2        
B07001 大学英语(Ⅰ) 4 64 56 8 S 4              
B07001 大学英语(Ⅱ) 4 64 56 8 S   4            
B07001 大学英语(Ⅲ) 4 64 56 8 S     4          
B07001 大学英语(Ⅳ) 4 64 56 8 S       4        
B11001 高等数学(Ⅰ) 4 64 64   S 4              
B11001 高等数学(Ⅱ) 4 64 64   S   4            
B06001 大学信息技术 3 48 16 32 C 3              
B11016 大学物理B 3.5 56 48 8 S   4            
B11013 大学体育 4 144   144 C   修满4学分  
B25002 军事理论 2 36 36   C 2              
B25003 军事技能 2 112   112 C 2W              
小  计 54.5 1036 628 408   15 14 7 6        










  专业导论 1 16 16   C 讲座              
  汽车单片机技术 3 48 32 16 C     3          
  机械制图 6 96 56 40 S 6              
  工程力学C 3.5 56 48 8 S   4            
  电工与电子技术A(Ⅰ) 3 48 40 8 S     3          
  电工与电子技术A(Ⅱ) 3 48 40 8 S       3        
  机械设计基础A 4 64 56 8 S       4        
  汽车服务工程 3.5 56 56   C       4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B 2 32 26 6 C   2            
  汽车服务企业管理 3 48 44 4 C     3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 4 64 52 12 S         5      
  汽车底盘构造 4 64 52 12 S           5    
  汽车理论 4 64 64   S         5      
  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 4 64 64   S             4  
  金工实习C 2 48   48 C   2W            
  驾驶实习 1 24   24 C     1W          
  电工实训B 1 24   24 C     1W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2 48   48 C       2W        
小  计 54 912 646 266   6 6 9 11 10 5 4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 3.5 56 44 12 S           4    
  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 3 48 44 4 S         4      
  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 3 48 44 4 S         4      
  新能源汽车装备工艺 3 48 44 4 C           4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 3 48 44 4 S           4    
  新能源汽车的维护与故障诊断 3 48 44 4 S             4  
  新能源汽车拆装实训1 1 24   24 C         1W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能实训 1 24   24 C         1W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能实训 1 24   24 C         1W      
  新能源汽车拆装实训2 1 24   24 C           1W    
  师范教育技能实训 1 24   24 C           1W    
  汽车维修诊断实训 2 48   48 C           2W    
  认识实习 1 24   24 C         1W      
  生产实习 4 96   96 C             4W  
  专业选修课程 8 128 128   C           "ge;8  
  毕业设计(论文) 8 288   288 答辩               12W
小  计 46.5 1000 392 608           8 12 4  
创新
创业
教育
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2 32 32   C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一览表  
创新创业实践课程 2 32   32 C    
小  计 4 64 32 32    
通识
教育
课程
B090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16 16   C             讲座  
B25004 毒品预防教育 0.5 8 8   C 讲座形式
B29001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5 24 24   C           讲座形式  
B1400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32 32   C                
通识选修课程 6 96 96   C     通识选修课程一览表  
素质拓展课程 2 32 32   C 素质拓展课程一览表  
美育教育课程 1 16 16   C 讲座形式  
劳动教育课程 1 16   16 C 课余时间进行  
国家安全教育 0.5 8 8   C 讲座形式  
生态文明教育 0.5 8 8   C 讲座形式  
小  计 16 256 240 16                  
合  计 175 3268 1938 1330   21 20 16 17 18 17 8  
考试课程门数(共21门) 3 3 3 3 4 3 2  
 
注:1."S"为考试课程,"C"为考查课程,"W"代表周;
2. 表中《大学体育》课程、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部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以讲座形式开设的课程未计入周学时。
表2:专业选修课程
序号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期 考核
方式
面向对象
1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2 7 C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
2   职业教育心理学 2 6 C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
3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 2 7 C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
4   职业教育学 2 7 C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
5   现代教育技术 2 7 C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
6   汽车售后服务管理 2 7 C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
7   车载网络技术 2 7 C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
8   汽车试验学 2 7 C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
9   汽车使用技术 4 7 C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注: "S"为考试课程,"C"为考查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