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日期:2024-03-10
点击:19170
中文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英文专业名称:Mechanical Design "amp;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标准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 力学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和敬业精神,具备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数控技术等方面能力,能够从事机电设备的制造、运行维护和经营管理,制造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工艺工装的设计,数控编程与加工等方面工作,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3~5年预期能够达到的目标:
(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敬业精神,一定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机械工程相关领域发挥一定作用。
(三)能够从事机电设备的制造、运行维护和经营管理,电气、液压、气压等系统的使用维护管理等工作。
(四)能够从事制造加工工艺流程的编制与实施,工艺工装的设计,数控编程与加工等工作。
(五)具备一定的工程素养,能够从事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项目管理及营销等方面工作。
三、毕业要求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三)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四)具有手工和计算机绘图技能,查阅机械国际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手册的能力。
(五)具有一般机电装置的设计能力,有与技术、生产人员交流沟通的能力。
(六)能够进行机械零部件加工制造,分析理解零部件图纸,根据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与加工设备。
(七)能够进行简单的机床夹具设计,根据生产任务要求和设备条件,确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工艺参数,编制工艺文件,指导实施工艺,独立分析各种因素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八)能够分析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及构建加工模型,使用编程软件编写机械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具备独立操作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能力。
(九)能够进行简单的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以及液压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
(十)能够从事机电设备的运行维护、保养维修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工作。
(十一)具有一定的文献检索、信息处理和外语应用能力。
(十二)能够了解市场用户的需求变化以及技术发展的趋势,具备一定的工程管理、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的能力。
四、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关联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一) | 培养目标(二) | 培养目标(三) | 培养目标(四) | 培养目标(五) |
毕业要求(一) | ● | ||||
毕业要求(二) | ● | ||||
毕业要求(三) | ● | ||||
毕业要求(四) | ● | ||||
毕业要求(五) | ● | ● | ● | ||
毕业要求(六) | ● | ||||
毕业要求(七) | ● | ||||
毕业要求(八) | ● | ||||
毕业要求(九) | ● | ● | |||
毕业要求(十) | ● | ● | |||
毕业要求(十一) | ● | ||||
毕业要求(十二) | ● |
五、毕业要求与课程关联矩阵,详见毕业要求。
六、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机电传动控制、机床数控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
七、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 | 学分 | ||||
1 | 公共基础教育课程 | 思想政治课程 | 16 | 56.5 | |
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 | 2 | ||||
大学体育课程 | 4 | ||||
公共基础课程 | 34.5 | ||||
2 | 专业教育课程 | 专业基础课程(含实践课程) | 51.5 | 51.5 | |
专业课程 (含实践课程) |
专业必修课程 | 37 | 49 | ||
专业选修课程 | 4 | ||||
毕业设计(论文) | 8 | ||||
3 | 通识教育课程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1 | 13 | |
毒品预防教育 | 0.5 | ||||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 1.5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
通识选修课程 | 8 | ||||
素质拓展课程 | |||||
4 |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 2 | 4 | |
创新创业实践课程 | 2 | ||||
实践教学所占学分及比例 | 59.5学分,占34% | ||||
合 计 | 174 |
八、主要实践教学
课程名称 | 学分 | 时间安排 | 进行方式 |
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 | 2 | 第一学期 | 集中训练 |
金工实习A | 4 | 第二、三学期 | 校内集中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 2 | 第四学期 | 校内集中 |
电工实训A | 2 | 第五学期 | 校内集中 |
认识实习 | 1 | 第五学期 | 校企结合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 2 | 第五学期 | 校内集中 |
CAD/CAM及数控加工实训 | 3 | 第六学期 | 校内集中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 2 | 第六学期 | 校内集中 |
生产实习 | 4 | 第七学期 | 校企结合 |
毕业设计(论文) | 8 | 第八学期 | 分散进行 |
九、教学计划
表1:课程设置,详见培养计划。
表2:专业选修课程
序号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期 | 考核 方式 |
面向对象 |
1 | B05057 |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 | 2 | 7 | C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
2 | B05026 | 先进制造技术 | 2 | 7 | C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
3 | B05028 |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 2 | 7 | C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
4 | B05068 | 汽车性能与使用 | 2 | 7 | C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
5 | B05058 |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 2 | 7 | C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
6 | B05061 | 机械零件失效分析与选材 | 2 | 7 | C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
7 | B06201 | 3D设计与打印 | 2 | 7 | C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
8 | B05062 |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 2 | 7 | C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
注: "S"为考试课程,"C"为考查课程。
表3:教学计划进度表,详见教学计划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