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银川能源学院深化学习贯彻工作,印发了《中共银川能源学院委员会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实施方案》,深入开展了学习培训、宣传宣讲等活动,还强调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多措并举,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堂,帮助学生理解党的创新理论和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性。全体思政课教师积极行动,讲方法,显成效。
1. 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党员教育管理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到党组织工作中,利用“三会一课”开展理论研学,深化学深悟透。制定了党支部理论学习计划和各党小组学习计划。截止目前,学院层面已开展集中学习和交流研讨4次,各党小组已开展集中学习和交流研讨3次,重点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内容,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让教师在课堂上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讲深讲透讲活。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集体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 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课程教学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积极深入开展集体备课会、教研室活动、教师教学活动等,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融入课程教学,把党历史上三个重要的“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以及重大意义分享给当代大学生,帮助当代大学生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坚定历史自信。在集体备课会中,《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围绕“改革的实践续篇 现代化的时代新篇”“七十五载迎盛世 砥砺前行续华章”“更好端牢能源的饭碗”“推动构建新时代的大国关系格局”四大主题,进行了课程核心要点的深入剖析,系统思考“怎么进”“融什么”“如何融”的问题,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不同的专题内容巧妙地进行融入,持续增强大学生对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入脑入心效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课程相关章节,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具体融入进行教学展示,并表示在融入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大、小、主、次等关系的方法,使知识体系脉络更清晰,确保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层次感;对具体案例的选取,不仅要从理论出发,更要结合地方特色和国际热点,用鲜活的实例将抽象的原理具象化。《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在备课中,要求教师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教案和课堂教学中,比如讲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第三节“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是融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改革创新在中国精神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选取与改革创新相关的典型案例,如青年科技创业者的成功故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等。通过分析案例中的改革创新举措、成效及启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和实践路径。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会
3. 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设计
首先,从横向逻辑给学生呈现清楚《决定》的框架内容,让学生对《决定》有整体的认知。比如,在《形势与政策》课中讲授专题《改革的实践续篇 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时,从三大板块进行分析呈现:第一板块,即第一部分讲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对应教材第一部分内容;第二板块,即二至十四部分,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方面部署改革,对应教材“七个聚焦”的内容;第三板块,即第十五部分,讲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应教材最后一部分内容。
学校思政课教师参加山东大学——宁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云上大练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