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又是一年端午时,粽香四溢,龙舟竞渡,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着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为学习弘扬端午文化,集思广益学习小组于2024年6月在八号楼105开展学习端午文化活动。
端午,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在这个时节,江南的梅子熟了,北方的麦子黄了,大自然用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丰收的画卷。人们在品尝美味的粽子时,也会想起那些古老的诗句:“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端午的习俗,更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活动中小组成员为我们科普了端午节的由来,与屈原有着密切的关系。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离骚》《天问》等作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他的投江自尽,更是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会举行各种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这些活动,不仅是对屈原的缅怀,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端午安康”,这是人们对亲朋好友最真挚的祝福。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品味粽香,感受温情,传承文化,展望未来。让我们在屈原的精神指引下,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