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我校召开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研讨会,有关校领导、教务处、督导室、评建办负责人,以及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旨在全面总结201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经验和问题,研究讨论2013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首先,已完成首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电力学院、石油化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对201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分享了在此过程中凝练出的好的做法,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对2013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准备情况进行了汇报。接着2017年有首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和生物工程学院重点对2013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准备情况进行了汇报,并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
随后,督导室就2012级毕业设计(论文)的抽查情况作了汇报:一是毕业设计(论文)指导采用双导师制,主要是设计课题。选题总体较好,有些选题具有一定理论意义或工业应用价值,设计(论文)资料齐全。二是设计(论文)格式较规范。多数设计(论文)语言流畅,用字准确,描述逻辑层次清楚,图表规范、清晰,结论适当。三是参加"大创项目"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水平普遍较高。四是学校指导教师大多缺少工程知识的积累,毕业实习没有和毕业设计很好结合,基本上没有针对设计题目的毕业实习。五是一部分学生整段拷贝网上资料,而不愿参考相关资料后经综合分析写出自己的认识。六是各专业答辩小组的评分尺度掌握存在一定的不平衡问题,有些专业没有评出优秀成绩。
最后,结合各学院的汇报内容,副校长常璇、田立强在总结发言中针对2013级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把握毕业设计(论文)的关键环节。看重选题的性质、难度、分量是否体现了综合训练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否结合了专业实际,是否有一半以上的毕业设计是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当中完成的。二是要重视过程管理,主要包括教师指导学生人数是否适当、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是否有过程管理和监控措施。三是指导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设计写作、资料收集和分析问题能力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字写作水平。四是注重毕业设计(论文)是否规范,是否重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外语及计算机的能力、运用工具的能力、写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包少文/文 闫飞/图)
.jpg)
【责任编辑】张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