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日期:2022-01-28
点击:5541
各位亲爱的毕业生:
春天即将来临,你们已经面临择业、就业即将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实现你们的职业梦想,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大学的青春光阴固然美好,眼前的职业选择和未来人生目标更须同学们去面对。在各位同学即将离校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之际,作为就业指导老师,想给你们一些上岗前的建议,以启发你们思考。
.jpg)
一、及时接听用人单位打来的面试邀约电话,礼貌接听,自信应答,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未接到的电话及时回电,不要错过面试机会;
二、对纷至沓来的面试机会不恐惧,不假设,不自以为是,不道听途说。先去参加面试了再做选择和考虑,这样既能多一个了解行业特征和企业需求的机会,也能积累面试求职的经验,切不可犯懒;
三、对顺利通过面试要求立即上岗的工作机会,即使犹豫不定也请勿直接拒绝错失工作机会。应及时将自己的想法和家人、老师、同学进行交流,结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及相关条件综合考量后再给予答复,在此期间应向用人单位坦诚说明并取得用人单位的理解。
四、一旦接受面试就应履行承诺按时参加面试,如再三考虑后不想参加面试,应及时电话告知用人单位。切不可玩消失、放鸽子,诚实守信,礼貌坦诚是用人单位看重的首要职业素养。
五、在择业选择的过程中一定会有犹豫不定,左右为难的情况,给大家的建议是:在若干重要择业条件如行业和专业对口、岗位匹配能胜任、意向城市和期望一致、薪资福利令人满意、用人单位规模实力较强、对实现未来3-5年职业目标有帮助等6个条件符合个人期望的情况下,抓住机会,果断选择,无需纠结徘徊。
六、用一生的时间寻找和培养自己的核心优势。除非在其他专业领域有特别的兴趣能力(或家庭支持),否则不鼓励毕业生跨专业去求职。建议毕业生不要一毕业就把自己学习了四年的专业扔掉了,刚毕业至少先从事和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否则将可能会失去在职场中立足的根基和职业长期发展的优势。
七、用未来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可行性来验证眼前的工作是否适合自己。切忌随大流一窝蜂,目光短浅,感性选择,缺乏长远理性思考。毕业之后,变换赛道的成本很高,各种因素交织,现实甚至不给你们变换赛道的机会。
.jpg)
八、改变观念,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稳定的工作了。现在看上去越稳定的工作,将来越可能缺乏竞争力,越容易被外部因素所替代淘汰。诚然,追求稳定是人的本性。建议各位用稳定的职业目标、用稳定的学习精神,用扎实稳定的专业技能,培养起自己有竞争力的核心优势。这种稳定状态才是最可靠最安全的。简言之,自己强大了,才有稳定。
九、考研,考公务员、事业编,三支一扶、特岗、出国留学、征兵参军的同学要做好两手准备,要给自己准备择业的候选项。在有主次,有备选、有退路的多项选择中,适当考虑"曲线救国",用2-3年的时间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也是可以的,不要钻牛角尖在一棵树上吊死。"消极等待"的择业想法大概率会让自己"小猫钓鱼,一无所获"。
十、经验发现,毕业生在求职择业时经常走两个极端。一端是自以为是,追求自我,认为择业一定要符合自己的理想,对用人单位的流程制度行为不屑一顾难以理解,不能很快适应工作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一端是妄自菲薄,随波逐流,对自己缺乏清晰的定位,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目标,感性选择,人云亦云,最后错失了好的时机而被动选择,抱憾无奈。在择业就业中,需要时刻保持理性思考,认识自己、认清现实,以自信主动的心态去面对就业。
十一、在企业工作多年,归纳了用人单位对待应届毕业生的一些普遍看法,希望对各位快速适应岗位,顺利度过试用期有帮助:
1.相比专业知识,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的求职态度和自我学习能力,专业知识可以再学习培训,求职态度和学习能力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培养实现的。
2.用人单位更喜欢积极主动、务实担当、踏实好学的毕业生,这些职场新人更容易受到领导的信任和赏识;被动消极、特立独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毕业生受到所有用人单位的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