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召开集体备课会

日期:2025-05-14

点击:1111

2025年5月12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在312室召开集体备课会。本次会议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思政育人模式”为主题,围绕教材第五章“中国革命新道路”展开深入研讨,旨在通过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创新和历史资源整合,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伊始,马小会老师总结了近期教研室的教学工作进展。她提到,教研室始终坚持集体备课常态化机制,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思政课建设的各项要求,注重发挥“老中青传帮带”作用,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校内外教学竞赛,推动教学团队梯队建设。教研室还通过定期举办教学沙龙、观摩优秀课程等活动,促进教师间的经验分享与能力提升。

在随后的分组讨论中,许文瑾、李亚楠、白宁等多位教师围绕“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形成机制”“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时代价值”“教学中的痛难点突破”等议题展开热烈研讨。教师们一致认为,当前教学中需着力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如何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鲜活的历史叙事;二是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增强课堂互动性与代入感;三是如何精准把握“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内涵与当代启示。

 

针对这些问题,白宁教授在总结点评中提出三点指导意见:一是要注重“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教学理念,在史料选取上既要严谨权威,又要贴近学生认知特点;二是要创新教学形式,探索虚拟仿真技术在历史场景再现中的应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三是要推动跨学科资源整合,加强与学校人工智能学院的协同合作,开发兼具思想性与趣味性的数智化思政资源库。

马小会老师在会议总结中表示,教研室将以此次备课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构建“立体化、数字化、互动化”的思政课教学体系。他强调:“我们要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通过鲜活的案例和生动的形式,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此次集体备课会的圆满召开,促使教研室将继续秉持“守正创新”的理念,深耕教学一线,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