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赋能 育人暖心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探索教学科研深度融合新路径

日期:2025-05-09

点击:909

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深化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创新,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于5月8日举办“从科研到教学的‘双向奔赴’——以学术深度提升育人温度”主题教科研活动。活动聚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科研思维培养,为思政课程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以赛促教:实战经验赋能课堂设计

在“我心中的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斩获一等奖的蒲淑慧老师,以“毕业生何处去”为案例,系统解析了教学设计从选题到落地的全流程。她强调“思政课需紧扣学生关切,将社会热点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辨。教学比赛不仅是展示平台,更是提炼教学痛点的契机。”

研教相长:从课堂难点到科研课题

马蓉老师结合说课经验,提出“日常积累是教学创新的基石”,倡导青年教师建立教学案例库与素材档案。王泽婧老师则从科研视角切入,分享如何将教学难点转化为科研课题,例如,针对“00”后学生价值认知特点,将教学中发现的学生对理论深度理解不足等问题转化为科研方向。青年教师丁亚婷表示,可借助学院搭建的“导师制”平台,由资深教授结对青年教师,通过科研项目共研+教学方案共议模式,帮助青年教师掌握从教学中找问题、在科研中寻对策、到实践中验成效”的闭环方法论。

学术破壁:让思政课堂“有知有味”

汪飞燕老师以《形势与政策》课程为例,展示了学术深度与教学温度的融合路径。“我们选取时政热点与人物故事,从历史逻辑与时代价值双重维度展开剖析。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主动建构知识的主体。”她指出,此类设计能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在课堂辩论中深化理论认知、坚定理想信念。

未来展望:双轮驱动助力人才培育

教研室主任汪飞燕总结时强调:“教学与科研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今后,教研室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探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路径,助力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为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筑牢根基。

                                                                                                  (文/图:形势与政策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