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劳魂永炽,青矜致远——信息传媒学院

日期:2025-05-01

点击:2781

每年的5月1日

我们迎来了劳动节

这是一个属于每一位劳动者的节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向劳动者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51劳动节

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五一劳动节承载着厚重的记忆与伟大的精神。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发起大罢工,那是一场为了权益而进行的壮烈抗争。工人们以无畏的勇气,用鲜血与生命铸就了劳动者权益的丰碑,这一伟大的斗争精神跨越时空,成为全球劳动者共同的节日内核。毛泽东主席曾言:“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伟大协作”,深刻揭示了劳动作为人类与自然对话的本质。从工业革命的机器轰鸣到信息时代的数字浪潮,劳动始终是文明跃迁的永恒主题。

从“锄禾日当午”的农耕文明,到“天工人巧日争新”的科技时代,劳动始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劳动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它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坚守,是袁隆平院士扎根稻田的执着,是航天工匠精益求精的追求。这种精神,既包含“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品格,也蕴含“巧夺天工”的创新智慧,更彰显“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情怀。

总书记寄语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从田间地头的乡村振兴实践,到科研一线的“卡脖子”技术攻关,新时代青年的劳动早已超越传统范畴,成为创新、奉献与担当的代名词。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肩负双重使命:既要以“格物致知”的治学态度深耕专业领域,亦需以“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服务社会。学习本身即是一种劳动,我们通过知识的积累与创新,为未来劳动注入科技与人文的双重基因。从乡村振兴到智能制造,从文化传承到生态保护,青年学子当以专业知识为纽带,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洪流,让青春在劳动中绽放光华。

 

 

【责任编辑:蒋晓宇 审核:白金峰 网页编辑:李晨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