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志愿接力 文明传递 | 文法学院优秀学生社会实践分享(一)

日期:2025-10-09

点击:30

作为文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一名学生,2025年暑期先后参与泾源县民政服务与未成年人关爱实践,还意外收获“优秀志愿者”称号,这段经历就像夏日里的一束光,既照亮了他人,也让我看清了社会工作专业的真正价值。

7月下旬,我走进泾源县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参与“返家乡”服务,19天152小时的忙碌里,最难忘的是跟着工作人员入户核查困难未成年人家庭。记得走进一户低矮的土坯房时,孩子攥着旧课本怯生生躲在妈妈身后,家长轻声说“想给娃找个辅导的地方,可实在没条件”。那天我蹲在孩子身边,翻着他满是笔记的课本,认真记下每一个家庭的需求——缺课外书的、需要课业帮助的,这些信息后来都整理成了台账。当看到自己记录的内容能为后续帮扶提供参考,我才懂,基层民政工作不是冰冷的流程,而是把温暖递到困难群众手里的“接力棒”。

 

8月的“童心护航,成长一夏”暑期小课堂,更让我体会到“陪伴”的力量。面对几个数学总跟不上的孩子,我试着把复杂的公式变成生活里的例子——比如用分糖果讲除法,他们眼里的迷茫渐渐变成了光亮;策划“安全知识小课堂”时,为了让孩子们记住防拐要点,我们还编了简单的儿歌,看着他们边唱边做动作,我知道安全意识正在慢慢扎根。有次走访特殊需求家庭,我给孩子带去一本绘本,他抱着书不肯撒手,还小声跟我分享画里的故事,那一刻突然觉得,哪怕只是送一本书、聊一会儿天,也能在孩子心里种下快乐的种子。

 

结营时拿到“优秀志愿者”证书,我心里满是感动。这份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提醒我:社会工作者就像“桥梁”,要把政策的温度、社会的关爱,精准传递到需要的人身边。未来,我会带着暑期实践的收获,继续在专业路上深耕,用更多实际行动守护童心、服务民生,让志愿精神一直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