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日期:2025-03-05
点击:5127
1932年九、十月间,中共陕西省委在固原县蒿店发动和领导了一次武装暴动,史称“蒿店兵变”。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固原地区开展最早的一次有规模、有计划的武装斗争。
1932年9月,蒋介石为控制西北,笼络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肃行署主任邓宝珊,拨给其800支德国造步枪、200支驳壳枪及一批弹药,拟于9月下旬运抵平凉。为把这批武器弹药安全运到兰州,邓宝珊派行署干部补习队260多名官兵到平凉接运。
中共陕西省委得到消息后,决定夺取这批武器弹药,以武装谢子长领导的陕甘游击队,遂派陕甘游击队李艮、周志学到平凉同陇东特委书记刘杰三以及隐藏在邓宝珊部干部补习队的陈云樵、李华峰等地下中共组织负责人接头,共同研究夺取武器方案。
9月25日,在国民党部干部补习队从兰州向平凉行进期间,李艮等与中共陇东特委研究认为,平凉是国民党在陇东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有重兵把守又是西(安)兰(州)公路必经的交通要道,在这里组织兵变危险性大,决定将兵变地点选择在平凉以西六盘山下的固原县蒿店镇。同时决定,由李艮为行动总指挥,刘杰三留守平凉接应。
10月28日,国民党部干部补习队带上接收下来的武器,沿西兰公路行进,至平凉西边35公里的蒿店镇宿营扎寨。李艮等决定晚上11时部队全部休息后开始行动。
布置好兵变准备工作后,共产党员陈云樵叮咛参与兵变的人员听候信号。是夜,预定时间过去了,还听不见枪响,陈云樵攀上屋顶观察,仍无动静;于是借外出查哨为名,来到士兵队驻地,才知士兵队学员已经全部走光了。由于情况不明,他又返回军官队坚守。正沉思间,军官队队长楚则先叫他去住所商量要事。他预感到情势有变。从楚则先住所回到营地,陈云樵马上打探李华峰等的消息。原来,李华峰布置好兵变任务后,参与兵变的士兵一起压好子弹,和衣而卧,等待行动命令。兵变时间临近时,传来一阵狗吠声,哨兵误以为行动被发觉,遂向李华峰报告。此时,楚则先亦有所觉察,要求增加岗哨。鉴于情况突变,为保存力量,李艮、李华峰下令提前行动,带领士兵队中的中共党员和积极分子34人携45支枪东渡泾河,撤上太白山。
起事未成,兵变队伍撤离危险境地,来到彭阳周庄宣布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七支队”,李华峰任队长,李艮任政治委员。游击队随后迅疾向陕北方向转进,在急行军中负责掩护的李特生、苏冠英等8名同志与部队失去联系,后辗转到中共陇东特委。另外26名同志继续行军。在石家沟口(今属彭阳),他们书写“打倒土豪劣绅”等标语口号;召集群众大会,宣传红军政策。在向陕北方向行进途中,不时与国民党军队遭遇,在突围中人员失散严重,周志学与一名战士壮烈牺牲,李华峰、李艮、窦文德、武世英、苏士杰五名中共党员被陇东特委解救回平凉。陈云樵坚守在敌营卧底,回到兰州后遭敌怀疑,多次受到审查,在中共陕西省委的斡旋下,1933年3月回到陕西省委。
内容源自——中共固原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中国共产党固原历史上的100个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