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桥堡会议旧址,位于中卫市海原县城东北部30公里处的关桥乡关桥村。关桥堡东南临贺堡河,北濒麻春河,呈三角形。会议旧址位于关桥村东侧台地上,为四合院中式建筑,始建于元代,1958年“破四旧”时拆毁。旧址上修建华润希望小镇大楼,楼前尚存有红军使用过的一口水井。
1936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发布了《十月份作战纲领》,即宁夏战役计划。毛泽东于13日致电彭德怀,要求“按照十月作战纲领准备,作出宁夏战役计划纲要,与朱、张面商后提出于军委。”据此,朱德、张国焘于23日到达打拉池,与彭德怀、徐海东等西方野战军领导会面,商讨宁夏战役计划。
正当此时,战局发生重大变化。10月23日,蒋介石令胡宗南、王均、关麟征、毛炳文等部,由朱绍良指挥,以近30万人的优势兵力向红军大举进攻,并令东北军王以哲部及宁夏马鸿逵、马鸿宾部协同中央军作战。蒋介石还亲临西安督战,企图将红军消灭于黄河以东的甘肃、宁夏境内。
鉴于战局突变,党中央及时调整了宁夏战役计划。10月25日,中革军委领导致电红军总部及三个方面军领导人,指出红军应先击破南敌,再集中向北,并决定先以三个方面军主力进行海打战役,击破南敌,停止敌人追击。同时,为了给下一步向北攻取宁夏创造条件,决定红四方面军以大部分兵力参加海打战役,并以两个军西渡黄河,尔后转向宁夏之中卫、定远营行动。
按照海打战役部署,红四方面军未渡河之四军、三十一军正面阻击尾追红军之王均第三军,红一方面军从侧后进攻,将其消灭在打拉池一带。但是,张国焘当面表示同意,背后却密令四军、三十一军撤离前敌总指挥部指定位置,致使红军主力右翼完全暴露在敌人面前,海打战役计划未能实现。
海打战役失去战机后,彭德怀致电毛泽东报告了实际情况,并决定再同朱德、张国焘、贺龙、任弼时面商,统一三个方面军的行动。
10月30日,蒋介石发布总攻命令,胡宗南、王均、毛炳文等部加紧进攻红军,胡宗南第一军孤军深入豫旺地区,分三路追击红军,战局日趋紧张。31日,朱德、张国焘率红军总司令部转移至关桥堡,彭德怀将司令部腾给红军总部办公。
11月1日,朱德、张国焘、彭德怀、贺龙、任弼时、张浩等齐聚关桥堡,并召开军事会议,传达中央命令,商讨作战计划。会议决定在海原、打拉池大道以北寻找战机,消灭胡宗南部两三个师,以停止其追击,继续执行宁夏战役计划,是为“关桥堡歼敌计划”。
会上,张浩宣布中央命令:第一是正式任命彭德怀为红军前敌总指挥,任弼时为政治委员,刘伯承为参谋长;第二是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对红军进行统一指挥;第三是会议决定实施“关桥堡歼敌计划”,以寻机歼灭尾追的敌先头部队。除渡河的部队外,红一方面军、红三十一军、红四军、红二方面军由前敌总指挥部统一指挥。此次会议史称“关桥堡会商”。
11月3日,彭德怀发布了关于消灭胡宗南部先头部队两三个师的战斗命令,要求三个方面军做好战斗准备,引敌深入至关桥堡地区,一举消灭。4日,彭德怀又发布了《我军打击周、孔两敌东进部署》,通告敌情,调整3日的部署,要求各部队隐蔽并加强侦察,做好在关桥堡歼敌的准备。红军各部队先后到达预定作战地域,后因我军埋伏在驼厂堡附近的右翼(四军、三十一军)行动企图暴露,敌人不再进攻,而就地构筑工事,同我军对峙。因之,关桥堡歼敌计划未能实现。
红军进驻关桥堡后,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生活用水。当时,关桥堡有一口井,但水量不大,群众用水十分困难,都要到贺堡河里挑水。由于贺堡河水是咸的,人喝了会拉肚子。为了解决军民用水困难,彭德怀司令员命令战士们设法寻找水源。战士们在村子东南一口废弃多年的老井里掏挖出了清澈甘甜的井水。通过修缮,老井水成了村里的主要水源。红军走后,乡亲们为了纪念对红军的深情厚谊,将老井命名为“红军井”。直到2015年,“红军井”才“光荣退休”,并被保护起来,成为红色遗址。
关桥堡会议是中共党史和军史上一次重要会议,解决了红军三大主力统一指挥的问题,为后续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关桥堡会议旧址也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这里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的磅礴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