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讲座

日期:2024-11-06

点击:4870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指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对民族工作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核心任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隆重举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讲座。

                       

本次讲座特别邀请了黄河生态护卫队负责人、青年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希望公益中心理事长、古峡禁毒帮困志愿者联合会党支部书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个人——李小平同志作为主讲嘉宾。他以《播种公益事业上的民族团结“金种子”》为主题,为在场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动人而又深刻的思想启迪。

李小平同志多年来始终不渝地深入基层社区,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对生活困难的群体倾注了极大的关爱并提供了全方位的援助,积极化解他们在生存与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难题。

他表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他们的所做所为源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克己奉公、爱国为民、甘于奉献的志愿精神。希望可以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述,帮助大家增强“五个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在此后的工作中也将持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投入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浸润行动中。

               

在听完李小平同志的讲述后,同学们深深被其勇于奉献的精神所打动,积极提问。他回答说:“我实际是一名厨师,也有自己的生活,想要做好志愿服务是不容易的,面对质疑也曾感到难过,但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其他人很有成就感、荣誉感,雷锋精神在不断的激励着我,让我向往光、成为光。”此次讲座紧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旨在进一步强化师生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构建更加团结和谐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引领和理论支撑。讲座结束后,广大师生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认同,并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积极践行这一理念,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亚楠院长表示,新中国的成立七十五年来,不仅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开启了中华民族建设的新篇章。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创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局面,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我国少数民族面貌、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民族团结工作实际上就在我们身边,具体在每一件小事上,从普通人身上体现出来的无私精神需要我们切实体会,我们从李小平同志的事迹中受到了深刻启发,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成为新时代促进民族团结、敢为人先、甘于奉献的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