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日期:2024-10-17
点击:5584
为响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面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挑战,我院中国近代史纲要教研室于近日在312办公室展组织了一场以“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新格局”为主题的集体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探讨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如何构建新的思政教育格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环节,亟需适应时代变化,积极探索与新媒体相融合的教育模式。
许文瑾老师就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新时代的高校学生思想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学生掌握的知识大多数为自然科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家方针政策的了解有待拓展,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高。二是学生大多在课堂或实验室接受理论知识,社会实践经验缺乏,环境适应能力需要提高。

王秉琦老师面对上述问题,提出老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立体化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如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新型平台和媒介,以线上开展党课、组织讲座、举行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运用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注意力和兴趣,推动学生在思想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激励学生全力以赴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中。再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教师党员要言传身教、孜孜不倦,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开展党史和党课学习、进行党史故事分享会、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博物馆等,鼓励学生积极交流、沟通、分享,加深学生对党的热爱和理解,让其在党史学习中夯实信念基石、获得精神启迪、汲取积极力量,树立为祖国奋斗、为人民奉献的坚定理想。
通过这次研讨会,青年教师们各抒己见,剖析了新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挑战和机遇。新媒体环境下,需要坚持授业必须先育人,严守师德、追求高德;需要坚持不断优化教育方法,春风化雨、寓教于乐。只有从多个方面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