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弘扬治沙精神,践行绿色使命

日期:2024-09-26

点击:4550

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组织学生开展“白芨滩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让思政课从课堂走向社会,引导学生观治沙奇迹、学劳模精神,实地感受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沙漠公园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境内,地处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宁夏引黄灌区与沙漠“抗争”的“前线”。白芨滩作为中国治沙工程典范,其治沙成果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也为全球沙漠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全体师生先后到全国防沙治沙展览馆及宸喜园参观学习。从印象沙漠、解读沙漠、抗争沙漠、逐梦沙漠等各部分展厅,通过一张张史料照片、一幕幕生动影像了解白芨滩从沙海变绿洲的防沙治沙奇迹,并直观感受治沙人为沙披绿、点沙成金的故事。

                     

在宸喜园习近平总书记植树点,大家在实际行动中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008年4月7日,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了这个地方,看望了治沙工人,并在大泉沙区种下一棵灵武长枣树。习近平同志的到来,大大鼓舞了治沙人造林的决心,当即立下坚定治沙决心——从习近平同志种的那第一棵枣树开始直面黄沙,向东推进。全体同学深刻领会“绿色在习近平总书记植树的地方延伸”的精神内涵,感受“宁可掉下10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白芨滩精神。

                       

此次“白芨滩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育活动,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通过观治沙奇迹,学劳模精神,引导学生在行走祖国大地的生动实践中体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供稿人:温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