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党史伟业 唱响青春之歌"
——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部和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春风拂面、俏柳迎春。按照银能党〔2021〕13号文件要求,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部党支部与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在我校图书馆大楼前共同开展"讴歌党史伟业、唱响青春之歌"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部和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全体党员及"新时代新青年学习社"部分同学参加。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活动第一阶段由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部党支部书记马冠朝同志给参加活动的师生讲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两首红色经典歌曲的创作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身是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于1935年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歌曲诞生后激励和吸引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加入到抗日救亡的爱国洪流中;1949年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召开国歌等协商座谈会。与会人士一致认为以《义勇军进行曲》作国歌最好,但同时也有人认为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句已不适用于现在,应该修改。毛泽东同志说道,我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虽然全国解放了,但还是受帝国主义的包围,不能忘记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压迫,我们还要争取中国完全的独立、解放,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歌曲保持原有歌词。因此,暂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国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产生于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1943年3月10日,国民党出版了蒋介石作的《中国之命运》一书,书中提出了"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的口号。针对这一形势,中共中央在毛主席的主持下出版了《评"中国之命运"》,延安《解放日报》及时发表社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1943年10月的一个深夜,19岁的曹火星被军民如火如荼的抗战热情所感染,创作了这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首歌曲的诞生实际上反应了"两个中国命运"的抉择,最终历史和人民坚定地站到了代表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的这边。1950年,毛泽东同志听到女儿李讷唱这首歌时,立即纠正说:"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应当改为"lsquo;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rsquo;。" 此后,歌曲定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了解红色经典歌曲创作历史才能更深刻体会建党艰辛,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唱响这两首红色经典歌曲,使我门能从歌词、歌曲中感受党的初心使命,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和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深刻体会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活动第二阶段,师生们用自己饱满的热情,齐唱红歌,歌颂祖国。伴随着优美的旋律,用歌声表达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彰显了新时代的红色气息,在歌声中铭记党恩,坚定信心跟党走。
活动第三阶段,由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部党支部书记马冠朝同志与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佟博同志带领师生共同在党旗下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再一次接收深刻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既增强师了生们的爱国意识,又增加了他们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党中央号召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活动,通过本次颂唱红色经典歌曲主题党日活动,师生们进一步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到思想的力量、信仰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实践的力量,努力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 德、学史力行的思想和实践目标要求,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身体力行、贡献力量!(文/胡胤平 图/马研部 )
【责任编辑】马冠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