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研部党支部开展学党章、学习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主题党日活动
日期:2018-05-08
点击:16738
近日,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部党支部开展了学党章、学习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由马研部党支部书记刘兆侠同志主持,学院所有教职工党员参加。
学院全体教职工党员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17年10月24日通过)新增加和改动部分;党支部书记刘兆侠同志传达学习了上级关于党的宗教政策的文件指示精神。主要内容包括: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一)要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特点。
进入新时代,我国民族关系大局良好,民族团结的基础稳固,"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思想已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我国民族问题呈现"五个并存"的阶段性特征。
(二)要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根本保证和政治方向。
第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党领导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是正确施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
第二,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以贯之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就要一以贯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真正解决中国民族问题。
(三)要正确认识并准确把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两个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也是"八个坚持"之一。习总书记指出要正确把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两个结合"。即:一是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二是要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在任何一个自治地方,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共同建设各项事业。(四)要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坚持民族平等原则与实施差别化政策的关系。 各民族一律平等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石。民族团结的前提是民族平等,我们要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键是帮助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我们要坚持民族平等,实施差别化政策是为了民族平等,调整完善差别化政策也是为了民族平等,都是为了让各民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五)要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民族差异性和共同性的关系。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民族团结,前提是尊重民族差异。
(六)要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各民族公有精神家园的重大意义。
二、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一)要全面准确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第一,自由从来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没有绝对的自由。
第二,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最大限度把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
第三,尊重不是放弃党和政府的引导,更不能推波助澜。
(二)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与教规的关系。
要正确区分管理宗教事务的职能。
第一要明确政府管理和宗教团体自我管理的界限。
第二要明确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和依法管理涉及宗教因素的社会事务的界限。(三)要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 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要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的浸润作用。
要坚决抵制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强化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政治保证
要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没有特区、没有禁区,不能出现盲区。
要严守党员不准信教的政治纪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绝不能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
要高度重视选拔使用善做民族宗教工作的好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靠好干部"。
支部集中学习后,以党小组为单位就如何理解党的宗教政策、个人怎样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坚决拥护并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进行了分组讨论。(文/田涛,图/张亚楠) 【责任编辑】刘兆侠